【記者林宜萱、林鉦翰/台北市報導】人手一個塑膠袋,已是台灣人的習慣,根據環保署統計,在台灣每人平均一年使用六百六十個購物用塑膠袋,全國總用量高達一百五十二億。原先從事外銷貿易的朱蕙蓉,發現許多國家都會使用「黃麻」製成袋子,於是她將黃麻引進台灣,並製成環保袋,希望能扭轉台灣人使用塑膠袋的習慣。

堅持減塑理想 創立「潮麻包」

原先從事外商貿易的朱蕙蓉,在二〇〇二年時首度接觸到黃麻,當時她負責將印度的黃麻外銷到歐美各國,印度的廠商告訴她「黃麻」是環保的一大趨勢,因為黃麻可以百分之百被環境分解,因此許多歐美國家都會將黃麻製成環保袋,為何不試試將黃麻引進台灣,於是這個想法在朱蕙蓉的心中逐漸萌芽。

但朱蕙蓉擔心黃麻在台灣的接受度不高,因為黃麻質地較為粗糙、色彩單一,且在中華文化裡有著「披麻帶孝」等不吉利的象徵,因此她對於將黃麻引進台灣存有疑慮。

朱蕙蓉使用黃麻製作時尚有型的環保袋。 攝影/林鉦翰

直到二〇〇九年,基於環保減塑的初衷,希望能減少環境的負擔,朱蕙蓉決定將黃麻引進台灣。由於黃麻經濟價值低廉,台灣沒有黃麻的產地及產業鏈,為了測試市場接受度,她設計了許多黃麻製成的包包參加東京禮品展,在當時她的作品受到了許多日本人的青親睞,更加堅定了她創立品牌的決心,經過了多年的籌備,二〇一一年「潮麻包」正式誕生。

百分之百分解 對環境無負擔

黃麻是一種長而柔軟,帶有光澤的植物纖維,可以織成高強度的粗糙細絲,且耐髒、耐重、防水,在全球是重要性僅次於棉花的植物纖維,適合用來製成袋子、粗布或纜繩,還可以做成窗簾、地毯等織品。

使用黃麻製成的環保袋。 攝影/林鉦翰

一公頃的黃麻田進行光合作用時,可以吸收十五公噸的二氧化碳,且黃麻生長迅速,在種植時不需使用農藥及化學肥料,黃麻製品被丟棄後也不需要燃燒,在土壤中就能直接被生物分解。

朱蕙蓉說,她之所以選擇黃麻而非其他植物纖維,原因便在於黃麻是「真正的」環保材質,現在市面上有許多的環保袋,多是塑膠製成,無法真正落實環保理念,而黃麻可以百分之百被生物分解吸收,對地球環境完全零負擔。

不畏艱難 前往印度學習

「我不會內銷、不會批貨,也不知道通路」朱蕙蓉笑道,成立自有品牌,並不如想像中順利,長期從事外銷貿易的她,對內銷毫無經驗,只好一步步慢慢摸索。

朱蕙蓉前往黃麻的原產地 — — 印度。她從頭了解黃麻的生長過程與種植環境,並深入工廠了解黃麻的製作過程,曝曬、抽纖、製麻、染整等步驟,她一一從頭學習。

從印度回來後,朱蕙蓉決定採用「台灣設計,印度製作」的生產模式,她與印度麻編織產業的龍頭合作,所有產品都通過ISO9002Sedex-ETI等國際認證,完全無毒無汙染,且從設計、打樣、驗貨到出貨,所有流程朱蕙蓉都親自與印度廠商進行溝通與協調,確保產品的品質與樣式。

「潮麻包」創辦人朱蕙蓉。 攝影/林鉦翰

此外,為了更貼近台灣的消費者,沒有設計背景的朱蕙蓉,也自己學起設計,從消費者給予的回饋中,她了解到顧客的需求,一次又一次地改善產品,讓黃麻包不只環保,還能兼顧美觀與時尚,使用起來也更加方便。

減少使用塑膠袋 從你我做起

「每一個丟掉的袋子,都是我們的負擔」,朱蕙蓉語帶無奈地說,黃麻環保袋已經在歐美國家盛行多年,但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同,台灣人對於塑膠袋的依賴程度太高,每買一樣東西就要用掉一個塑膠袋,相當浪費,因此她希望可以藉由推廣使用黃麻環保袋,讓大家能夠建立起帶環保袋出門的習慣,減少塑膠袋的使用。

「光是從印度飄洋過海到台灣,就要二十八天」,朱蕙蓉說,每一批貨從印度運送到台灣,就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儘管黃麻包的製程相當耗費時力,但她不畏艱辛,秉持著為環境盡一分心力的初衷,終於在二〇一七年時入選了台北市的城市綠店,未來她也會持續設計友善環境的產品,希望大家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愛護地球。

採訪側記

原先對黃麻製品保抱持著疑問,因為從來沒有在市面上看過,但訪談過後我們發現原來黃麻早已是許多國家認可的環保材質,只是因為經濟價值較低廉,所以台灣已經沒有黃麻的產地及產業鏈,而朱蕙蓉不辭辛勞堅持到產地印度學習相關技術,令人佩服,也讓我們發現原來黃麻是百分之百的可分解環保材質,且經過朱蕙蓉的巧手設計後,原本粗糙的黃麻,變成一個個兼具時尚與環保的包包,也從而扭轉不吉利的文化想像。

延伸閱讀

從Unpackaged.U開始 用無包裝環保愛地球

環保新概念 廢棄紙袋回收再利用

淨塑生活進行式 仁舟從源頭減廢開始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