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宥辰/台北市報導】從過去的《摺紙戰士》、《烏龍院》與《諸葛四郎》,到近年的《冥戰錄》、《北城百畫帖》和《用九柑仔店》,這些台灣漫畫作品,你有聽過多少?在這個被國外漫畫產業強勢進佔的當下,台灣漫畫已漸漸消失在讀者們的眼前,對此基地書店決定建立起本土漫畫的展示及培育平台,期望能成為在地創作者的最佳支柱。

成為撐起台灣漫畫最穩固的基地

基地書店位於台北車站商圈。 攝影/李宥辰

基地書店屬於文化部規畫營運的「台灣漫畫基地」中的一部分,於二〇一九年正式啟動,位於一樓的書店目前則由文化部交由長年支持本土創作的蓋亞文化負責經營,店內也採用「全本土」的選書方針,全方位的支持台灣創作者。

除了一樓的漫畫書店外,二三樓則規劃成展示中心,舉凡漫畫展覽、新書發表會、業界講座與招商合作都會在此空間舉行,如漫畫繁星培訓營的成果展「漫畫奇遇.繁星再現」等,除了給予年輕漫畫家展示的空間,也讓出版社有了選材的好機會,在這個創作者找不到工作,而漫畫市場又缺乏新血加入的當下,可說是達到雙贏的局面。

另外針對台灣新生代漫畫家,也有推出到漫畫基地來畫漫畫的「進駐計畫」,與其他單純補助經費的計畫不同,它規定漫畫家須有一定時間要在漫畫基地裡創作,進駐計畫強調漫畫家在透過進駐後所產生的業界交流與新創意的產生;進駐後漫畫家會在四樓的工作坊「閉關」,目前已舉辦到第三梯次的展示會,未來也將持續提供這個特別的機會給台灣漫畫家。

收齊台灣漫畫的過去與未來

「除了台灣漫畫家的原創作品外,我們也希望盡量收集台灣過去的一些名作,打造一個台灣漫畫圖書館。」基地書店店長張敏慧說。

如漫畫家敖幼祥自一九八〇年創作至今的《烏龍院》,其師徒四人的搞笑故事,與台漫少見的超長篇連載,讓各個年齡層的讀者至今仍津津樂道,而能夠像基地書店一樣備有完整卷數的書店,可說是十分少見;漫畫家周顯宗所繪的名作《摺紙戰士》也是必備作品,其熱血戰鬥與風格獨特的美術設定,與同期的日本漫畫相比毫不遜色,更曾被韓國買走版權改變動畫,近年連載重新重開,也再次引發讀者間的摺紙熱潮。

而近年的漫畫作品也自然不會缺席,如曾以《制服至上》風靡日本的插畫家蚩尤,這次帶著兔女郎與重兵器的違和搭配,以《Bunny Bunny Bang》再次給予讀者們全新的視覺享受;另外也有如新生代漫畫家AKRU所繪的《北城百畫帖》,帶我們重新回到一九三五年的台北城,見證奇幻與趣味的昭和風味故事,其對歷史背景的詳細考究,受到讀者間的高度評價。

「其實滿驚訝台灣原來有這麼多漫畫作品,以前都不知道。」顧客李姓大學生說,自己從小開始就很喜歡看漫畫,但接觸的作品多半還是來自日本,唯一有印象的相關作品只有電影《魔法阿嬤》,對台灣本土作品可說是一點都不認識;這次因緣際會踏入基地書店,也開啟自己對台灣在地漫畫的興趣。

基地書店內陳列種類豐富的漫畫。 攝影/李宥辰

所謂的台灣漫畫

談起近年來台灣漫畫遇到的困境,張敏慧認為,台灣絕對不缺乏好的創作者、好的作品,但大多數時候受到銷售市場與閱讀習慣的影響,很難讓一部作品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台灣是一個深受外來文化影響的國家,從電影的好萊屋文化,到動漫產業的以日本為中心,「台灣」的主體意識較少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張敏慧說,有些讀者會看著封面說「這個不就是日本漫畫嗎?」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確實台灣多數年輕漫畫家成長在一個深受國外文化影響的台灣社會,或多或少會在作品的風格上呈現出些許外國色彩,但回到故事本身,這些說的都是屬於台灣的故事。

「有些人說,台灣沒有屬於自己國家的漫畫,但其實是有的。」張敏慧說,如新生代作家小峱峱作品《守娘》,以府城三大奇案為底,再加上對本土風俗的寫實考究,描寫百餘年前仍受到父權社會壓迫的台灣女性,在社會中受到的悲歡交織故事;讓活在平權觀念較為普及的世界中的現代讀者,藉由對過去的反思,進而找出對未來社會的最佳解答。

也有描寫台灣過去的歷史漫畫,如漫畫家杜福安所繪《烈火中的二二八》,揮別以往對歷史課中的生澀文字描述,實際以圖像解說這一段台灣人共同的歷史傷痕,作者的細膩筆調與詳盡的歷史考證,讓讀者宛如親身回到那段波動的歷史洪流中。

台灣漫畫中近期也有不少作品被改編成電視劇,如漫畫家阮光民所繪《用九柑仔店》,在奪得金漫獎後被改編為電視劇,十分受到好評;故事中回到鄉下後,開始思索親情與工作究竟何者重要的男主角,其從猶豫不決到後來決定拋下都市生活,回到鄉下找回自己的心境轉變,讓不少讀者都備感認同。

「這些作者可能從美術系畢業之後,覺得自己還是想繼續畫漫畫,他們都對於自己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很有感覺,進而選擇在地的議題去創作。」張敏惠說,這些漫畫訴說著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故事,這就是台灣的漫畫。

轉變中的台灣漫畫

「有時候看到店裡的親子顧客,就會覺得現在的小孩真的比以前幸福多了。」張敏慧認為,現代人的閱讀習慣跟以前有著蠻大的改變,有些父母對於孩子喜歡看漫畫這件事並不會生氣,反而是會主動來到店裡,認識作品、挑選最適合的漫畫給孩子。

張敏慧說,有些孩子從小就對漫畫很有興趣,自己也嘗試開始創作,或許原先父母對孩子想成為漫畫家這點有些擔憂,但還是會選擇先去支持孩子的夢想,這時候基地書店就能提供這些親子去深度了解台灣漫畫產業的一個機會。

「台灣其實很多好作者、好作品都一直在默默的努力,很多時候缺的是一個被看見的機會。」張敏慧說,這也就是基地書店成立的初衷,在給予創作者展示平台的同時,也讓台灣讀者能接觸到這些被埋藏在書堆中,等待被看見的在地作品。

展示區讓漫畫家得以展示自己的作品。 攝影/李宥辰

讓漫畫被更多人看見

「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我們國家對於漫畫產業的認同,這是在一般書店看不到的。」《用九柑仔店》作者阮光民老師說,基地書店可說是為台灣漫畫界帶來了不少改變,讓眾人有了一個聚焦的地方,也能夠讓對台灣漫畫有興趣的國外讀者,有一個方便的場所去接觸,可說是名符其實台灣的「漫畫基地」。

「未來還是會繼續努力齊全店裡的漫畫,把台灣那些很棒的作品都收進來。」張敏慧笑說,書店成立還未滿一年,很多部分都還沒到位,雖然說已盡力收齊台灣漫畫中的名作,但還有些較難入手的漫畫還在等待緣分的到來;有時候也會得到熱心讀者的推薦書單,共同建構一個完整的台灣漫畫圖書館。

另外張敏慧也希望往後能增加同人誌的販售,目前店內還是以商業出版的作品為主,沒有辦法讓讀者多認識在台灣也擁有強大創作能量的同人誌,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同人誌是台灣很重要的創作園地,作品的風格其實與商業作品有著很大的不同,能帶給讀者不一樣的感受。」張敏慧說。

「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讓這間書店成為一個媒合的空間,讓更多的漫畫能夠因此而產生,或者是被誰所看見。」張敏慧說。

基地書店店長張敏慧。 攝影/李宥辰

採訪側記

台灣的漫畫確實是我們這個世代比較少接觸到的領域,藉由這次採訪,也得以重溫幾部小時候認識的作品,看到牆上陳列的台灣漫畫,不禁感嘆台灣其實有著非常多的好作品,希望往後能有更多人來到基地書店,再次回到台灣漫畫的懷抱。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