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刊言】

文/智慧生活創新創業特色大學推動計畫辦公室

前奏曲的印記

教育部先導型「智慧生活創新創業特色大學推動計畫」準備接棒給「高教深耕」與「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滿滿的感謝,呈給曾經耕耘灌溉ENSIT通訊的夥伴和朋友們。自2013年7月發刊,走過2期智慧生活計畫、歷經一次大改版。與12所夥伴學校切磋成長,總計13期的智慧生活通訊,印刷版萬餘本以上,網路的觸及人數更是倍數以上。

透過通訊的傳播,我們介紹前瞻的觀念及趨勢、分享ENSIT觀點,邀請社創企業家為理念發聲,陪伴助理和學生成長,並連結關心「社會創新」、「青創人培」與「在地實踐」的讀者群。隨著計畫接棒,我們即將停刊。

教育部資科司前司長楊鎮華教授,在他的任內開始了智慧生活計畫。長榮季會時,他與史馬特夥伴們的分享,至今言猶在耳。「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一件件小事,而那一件件小事,回過頭看,原來,都是大事。」ENSIT通訊,紀錄了史馬特大學的大小事,像是團隊人物誌、季會紀實、成果發表、學習聯盟中各「特色大學」的故事等。點點滴滴,匯聚成一股社會實踐的湧流。

再度回顧各期主題,我們曾經探討:共同工作空間(№1)、群眾募資(№2)、創業導師(№3)、社會創業家精神(№4)、創新創業學校(№5)、科技慈善家(№6)、創新創業競賽(№7)、大學創業教育(№8)、數位學習新契機 開放的教育資源(№9)、再話共享經濟(№10)、共居生活(№11)、里山里海(№12)。這些當時具前瞻性的話題,至今仍是重要的議題!ENSIT自詡為時代脈動的前鋒者,也期望夥伴們一直保持著追求創新的精神。

第13期「城市培養皿」相較於第12期的「里山里海」,有著不同的地域創新理論。Richard Florida所談的創意城市的關鍵3 T (Talent、Technology、Tolerance),已然進入本期通訊的議題口袋,這裡面包含城市的多元文化(台北的東南亞)、公民科技(空氣盒子),城市美學(都市酵母、IVC創意的台北),城市經濟(共創空間、創新城市)、智慧城市(高雄韌性城市)等。

如今智慧生活前奏曲的終止式正落下,多元跨域的地方創生賦格曲已經全面開展。在山中、在海邊、在鄉間,或在城市的角落裡,你會看到計畫團隊走過的腳印,並未隨著計畫結束而消泯,反之,如潮水般的迴響正澎湃。

【完整版】

ENSIT通訊第十三期

【主題版】

ENSIT通訊第十三期 趨勢新知

ENSIT通訊第十三期 跨界交流

ENSIT通訊第十三期 社創加油站

ENSIT通訊第十三期 學習聯盟

ENSIT通訊第十三期 團隊人物誌–史馬特列車站長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