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韻儒、張珈瑄/新北市報導】位於三峽的阿彌達玉茶園有著近四十年的有機經驗,老闆蕭勝泉從原本的有機菜園到今天的有機茶園,雖然茶園不大,但是身為半公半農的蕭勝泉而言卻是剛好的大小。也因為堅持有機與環境友善,所以他的茶園不只種茶,還能兼顧環境友善以及物種保育,黃胸黑翅螢就是茶園重要的座上賓。

↑蕭勝泉於2022年獲頒《生態營造組*潛力獎》。照片拍攝/曾韻儒

四十年的有機土地

位於三峽山區的阿彌達玉茶園是蕭勝泉一家的心血結晶。蕭勝泉的父親四十年前買下這塊土地,開始將原本的梯田改種植蔬菜。在當時「有機」這個名詞不盛行,甚至許多人不知道有機是什麼的時候,這片土地便已經開始不使用化肥、不使用農藥。但是這片田地曾經因為蕭勝泉父親的過世,被荒廢一段時間。直到六年前,在鄰居的鼓勵下、以及蕭勝泉本人的喜好,決定在這裡開始種茶。

↑阿彌達玉茶園空拍圖。照片提供/蕭勝泉

蕭勝泉表示,阿彌達玉茶園的由來是,因為佛教中的「長壽佛」印度古文為「阿彌達玉」寓意為希望這片茶園可以幫助所有眾生的身心靈健康。也因為這個名稱與契機,蕭勝泉希望他的茶可以讓人感到身心舒暢,所以依舊堅持有機種植茶樹。

阿彌達玉茶園所在的位置叫做「小暗坑」,位於110縣道的三峽和新店交界處,茶園種植的是三峽特有的茶樹「青心柑仔」。「青心柑仔」這個品種主要分布在新店、文山、三峽等地,植物特色為葉子呈現橢圓形、枝條的分支稀疏、樹型可為橫張型或是半直立型。這種茶樹的特色是適合製成不發酵的綠茶類,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三峽特色茶種–碧螺春。

蕭勝泉開始決定有機種植茶樹後,於2018年在朋友的號招下加入慈心綠色保育發展基金會,並在兩年後申請有機認證。對大部分小農來說,有機認證都要花費三年的時間做為轉型期,但是因為蕭勝泉勤於記錄與用心的種植,所以只花了一年的時間就拿到了有機驗證。

但是有機不能使用化肥,所以他遇到最大的難題是雜草,雜草茂盛的生命力會從地面上盤根錯節,攀上茶樹的枝葉。蕭勝泉表示,一開始使用背負式割草機處理雜草問題,雖然效率高,但是割草機的刀片鋒利,總是會不小心傷到茶樹的莖。所以後來他決定只用機械清理大概,再彎下身,跪在茶園裡用手拔除雜草。也因為站在茶樹的高度思考茶樹的需要,蕭勝泉說:「在同等的高度看茶樹,你會覺得很親切。」

自己種的茶自己加工

關於種茶、製茶的問題,蕭勝泉都是靠著Google、Youtube來獲得解答,再者是詢問同好朋友或者茶葉改良場,久而久之也理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自然有機農法。而他的工具也非專業器具,除了農舍裡的烘乾機外,其他的工具都是手邊普遍可得的,例如:製茶過程中炒青這個步驟,在普通茶行都是用大鐵桶般的專業工具執行,但蕭勝泉卻只用了簡單的炒鍋配合網路上的專業知識,就完成了這個步驟。比起技術,蕭勝泉更在乎土地與茶葉,他說「只要土地好,種出來的茶葉就會好;茶葉好,製作出來的茶就會甘醇好喝。」

雖然在製茶的過程中曾歷經失敗,像是茶葉發酵失誤、比例調配失誤等問題影響茶葉口感。但是蕭勝泉卻認為,失敗只占少數,透過每一次細微的改良、認真的紀錄,讓製茶有了不同的體驗。就像在做實驗一樣,根據自己的喜好去調整製程,如:發酵程度、溫度與溼度的把控,讓每一次製作出來的茶葉都像是在開扭蛋,只有等到茶湯入喉的瞬間才能知曉好壞。所以這裡的茶不侷限於碧螺春,像是紅茶類的彌玉嫣紅、胭脂蜜紅、狀元果紅;白茶類的若絹密白,以及烏龍茶的香蜒密毫等,都是製茶中令人感到驚喜的收穫。而其烏龍茶種的東方美人茶,更是讓蕭勝泉打敗了大量種植的專業茶農,贏得國家茶咖啡品鑑大會優選獎章的殊榮。

站在茶樹的高度,與昆蟲共生

蕭勝泉雖然擁有的土地面積廣大,但是真正種植茶葉的面積並不大,幾乎不到一個籃球場的大小。蕭勝泉說這是為了生態著想,也是因為他一個人要處理茶園間的瑣事,能力有限,所以不將土地全部開發。除了能善待環境外,茶園周遭的自家土地也能確保土壤的純淨度。也因為純淨的土壤與環境,這裡的茶樹與昆蟲能夠和平共存,茶樹上被蟲啃咬的痕跡,就是有機也是與昆蟲共生的最佳證明。

↑有別於噴灑農藥的漂亮葉片,有被蟲咬過的痕跡才是有機的印證。照片拍攝/曾韻儒

這裡的茶樹沒有漂亮圓潤的外型,肆意生長的茶樹卻有著強韌的生命力。蕭勝泉表示,可能是因為他的茶園很乾淨,沒有什麼化學影響,過去曾經引來了小綠葉蟬的來訪,叮咬過茶樹,所以那年製作出來的茶葉特別香甜好喝。蕭勝泉說:「跪在地上除草,站在茶樹的同等高度去理解他的環境生態。」用謙卑的心態面對眼前的茶樹,大自然也會給予餽贈。

↑為了避免傷害茶樹本身,蕭盛泉會跪下來慢慢拔除雜草。照片提供/蕭勝泉

台灣特有種保育類:黃胸黑翅螢

阿彌達玉茶園除了小綠葉蟬,還有許多螢火蟲。也許是因為長期的有機耕作,使得茶園環境多樣,不時有許多動物來訪,像是野兔、穿山甲等等。

蕭勝泉說:「茶園晚上有很多螢火蟲,牠們對水的要求很高,水一定要非常乾淨。」這裡的螢火蟲品種為黃胸黑翅螢,在2009年由行政院農委會公告為台灣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區以及水源乾淨地。這類螢火蟲透過光來交換訊息,所以過多的光害也是導致他們數量大減的原因之一。黃胸黑翅螢有著嚴苛的生態要求,除了光害的影響,水源、棲息地的乾淨,都是他們存活的必要條件。

環境與人的相處,在這裡看到了不同的解方。台灣保育特有種在阿彌玉農場有了生存的空間,友善的環境種植出甘醇的茶葉。用虛心的匠人精神打造出一壺好茶,是阿彌達玉茶園的現在,也是永續發展的未來。

採訪側記:

有機這條路,阿彌達玉農場走了近四十年。良好的環境保護,造就了今天的高品質茶葉以及黃胸黑翅螢的繁榮。難以想像,一個人經營的茶園可以如此漂亮。因為喜歡喝茶,所以種茶,因為熱愛這片土地,選擇有機。有機這條路不只是產出的食物更好吃、更乾淨,也適度地讓環境自我調節,生生不息。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1. 小花

    覺得寫的很棒
    喜歡裡面那段話:
    「因為喜歡喝茶,所以種茶,因為熱愛這片土地,選擇有機。」
    每個人都有喜歡的事物,
    因喜歡而築夢,
    真的好棒。

  2. 老窗

    太好了 記者細心 生動的描述這美好的茶園 及主人苦心之哉培 彷彿我已離開暄囂的城市 來到了這片世外桃源 我常喝茶 只是不知何時才能喝到 這裡生產的碧螺春茶
    我已退休了 實在蠻想搬到這裡住 享受大自然的生活 雖然這是荒郊野外 我應不會感覺寂寞 因為有著眾多的瑩火蟲陪伴我 可能還可跟茶園主人做個朋友
    老窗 112年 3月 30日

  3. twotwo

    可以看到永續經營的好處
    還同時學習到小昆蟲的知識,
    這一篇報導真是讓人受益良多。

  4. 以前看過「魯冰花」,
    知道沒有農藥的情況下,
    會讓茶樹很容易被蟲咬,
    這樣生產力有可能大幅降低。
    但是蕭先生為了有機和永續經營,
    放棄了營收選擇和大自然共生,
    讓人非常佩服。

  5. 張炳窗

    2023年 4月10日

    要拯救地球唯一辦法就是消滅人類
    茶園主人憑著赤子之心 苦心經營這片大地 實在令人感動
    只要我們效法他的精神 愛護大自然 相信地球仍然充滿著無比的希望
    很感謝輔大新聞系師生製作那麼有深度之節目 讓公視在黃金時段播出
    老窗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