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珈瑄、曾韻儒/新北市報導】位在土城德霖技術學院附近山腳下的萬枝伯有機農園,至今已傳承到第三代,農園由主人廖博賢與兒子廖子儼共同耕作。萬枝伯有機農園除了蔬果外,苦茶樹的種植已達四十年歷史,在不噴灑農藥、不使用化肥的初心下,讓消費者吃到乾淨的苦茶油,也將食農教育與休閒農場規劃並進未來方向,開創萬枝伯農園的有機新未來。

↑青年農夫廖子儼正在檢查有機蔬菜的根部與昆蟲。攝影/曾韻儒

苦茶的救命之恩

大約在四十年前,萬枝伯有機農園的的第一代負責人廖萬枝在板橋海山當礦工,因抽菸、喝酒習慣導致身體出現問題。早期醫學不發達,西醫認為已無藥救,但卻在服用中醫指示的台灣原生種苦茶樹製成的藥方後,病情改善。這讓廖萬枝決定要將好東西與大家分享,便開始在自家土地嘗試種植苦茶樹,而這一種就種到了四十年,傳承到了第三代。

第二代農園主人廖博賢過往在清境農場種植高冷蔬菜,加上自己讀化工系的背景,深知使用農藥和化肥對人體的危害有多大,同時也會對環境造成傷害。2000年廖博賢回來接手農園,幾年後(2011年),正好碰上新北市政府在推動的有機農業,因此踏上有機轉型之路。

到了第三代青年農夫廖子儼,過往一邊務農一邊從事餐廳服務業,在近兩個月才成為全職農夫,他表示一方面擔心父親年邁,另一方面則是決定將心力都投注在有機上,並傳承這片土地。萬枝伯有機農園有兩個部分,一個是位於德霖技術學院後山的苦茶園,另外一個是位於山腳下的土地,以種植有機蔬果為主。

↑苦茶樹的生長時節。製圖/曾韻儒

苦茶的成長之旅

苦茶樹與茶樹不同,不採摘嫩葉、也不拿來製茶,而是專門採收茶籽,製成油。苦茶樹又名油茶樹、山茶樹,苦茶樹相當高大,通常能到兩層樓高,從幼苗長到成樹,並結果實能夠使用,約需要五到六年的時間。成熟後的苦茶樹一年一收,二至三月是新芽萌芽期,四至五月是樹枝生長期,六至九月則陸續結果,待到十月初開始進行採摘,一路至十二月,並且在採收期間又會長出新的果實。苦茶樹的開花授粉靠的是野生蜂和螞蟻,是自然界中果實成長期較久的物種。苦茶品種有分大果和小果,小果分布在大溪、龍潭以北,以南則是大果,栽種小果苦茶的人數少,而在萬枝伯農園的就是台灣原生小果野生種-珍珠果,結的果較一般品種來得小,味道偏澀。

↑新鮮的苦茶籽。照片提供/萬枝伯有機農園

青年農夫廖子儼說,因為野生種的特性,所以苦茶籽無法準確控制產量,且每十斤的苦茶籽才能產出一斤的苦茶油,每年產量可從兩、三千斤至五、六千斤不等。苦茶樹的抓地力強、樹枝有韌性,無需特別照顧,就連採收茶果時都能徒手或者使用鉤子將枝條直接往下拉,將韌性展現得一覽無疑。

苦茶籽精煉的一生

台灣苦茶油只佔市場的百分之五,其餘都是進口種子。苦茶籽採收後要經過繁複過程才能成為能食用的苦茶油,需經過曝曬、脫殼、揀選、再曝曬、再脫殼,因為曬過的果實爆開後,才能進到下一步的剝殼,脫殼完的苦茶籽需煮熟後才能拿去榨油,工序繁瑣。萬枝柏的苦茶樹都不噴灑農藥,廖子儼説,苦茶樹的生命力堅強,不需要農藥也可以長得很好。

↑苦茶籽榨油後形成的琥珀色。照片提供/萬枝伯有機農園

而苦茶製成油後會有特別的味道,部分的人可能會覺得過於刺鼻而不喜歡,尤其是加熱後會更明顯,但只要煮完放涼後,就會留下淡淡的香味。苦茶籽除了能榨油,榨完油後的苦茶粉也會被再次利用,因為去油效果佳,所以被拿來洗碗、或當作環保的洗潔劑使用,也可以用來洗蔬果。

走上有機之路

↑農園種植的有機蔬菜。攝影/曾韻儒
↑農園種植的有機蔬菜。攝影/曾韻儒

山腳下這片有機菜園在十年前,因應政府的有機響應,轉型成有機農園。在萬枝伯農園種植的作物,廖家人也會食用,而自己吃的米不灑農藥,消費者吃得當然也不能有農藥,這是廖家一路秉持的原則,自己敢吃的才敢讓別人吃。目前農園由廖博賢與廖子儼父子共同打理,因人力較少,所以盡量精簡工作。例如:為避免雜草叢生,會將雜草抑制蓆鋪蓋在作物上,雜草抑制蓆編織縝密可阻擋陽光,抑制雜草生長,但仍有空隙能讓土壤透氣透水,同時也能使環境整齊美觀。而農園走道上鋪的是苦茶籽殼,同樣有防止雜草叢生的功用,在作物收成後,將其翻進土裡又成為了天然肥料。

萬枝伯農園在食農教育上也行之有年,除了附近幼稚園孩童們的戶外教學,伊甸園視障團體也安排體驗活動,讓前來的農園的人可以認識蔬菜種植,也能親自種菜、拔菜,做中學裡寓教於樂。廖子儼提到目前最想做的就是將田園的路整修好,也隨著與疫情共存的腳步將開放外界體驗田園風情,讓民眾了解自己吃到的菜是如何種植出來,也期待讓更多人認識有機的重要性,讓阿公一直以來的堅持得以繼續傳承下去。

採訪側記

萬枝伯農園雖然在不會讓人特別留意的山腳下,可是右轉進小徑中卻是別有洞天的世界,在每樣作物中,感受到了何謂乾淨的蔬菜,廖家對於蔬菜的堅持讓人為之感動,也更想向親朋好友推廣有機蔬菜的重要性,臨走前,廖子儼還熱情的邀請我們之後可以帶朋友來體驗種菜,我想那會是不錯的假日休閒好去處。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1. 小花

    上次學到茶葉的知識,
    這是學到苦茶的知識,
    跟優質報導學習真棒。

  2. 小鄭

    好用心的一篇報導,讓我學到許多知識!

  3. SandyWu

    字字句句都有深入的介紹苦茶
    而且用字皆能淺顯易懂超棒的

  4. Tutu

    我阿嬤也有種有機,
    我懂那種蟲蟲危機,
    有機農真的辛苦了,
    謝謝有用心的採訪,
    可以透過文字影片,
    更明白有機農辛苦。

  5. flower

    有機農作要付出的心血很多,
    要最原始的土壤不能有農藥,
    勢必就很多蟲害的問題衍生,
    能秉持愛護大自然克服蟲害,
    有機農真的很偉大以及辛苦。
    謝謝帶來這精采無比的採訪,
    讓人得到許多寶貴的知識呢。

  6. 張炳窗

    小時候常用豬油拌麵吃 有時媽媽 也會買苦茶油回來 拿它來拌麵 總覺得有一種特殊之香味 非常好吃 但不是常有苦茶油吃 原來栽種苦茶油那麼辛苦 難怪不容易吃到 我至今仍然很懷念小時候 吃苦茶油拌麵那麼好的香味及口感 很感謝農場主人的付出 輔大新聞系詳細的報導 希望很快能再吃到苦茶油拌麵

    老窗 112 5 18

  7. 兔兔

    看了這篇報導
    感覺下次有空去體驗種菜
    也是個不錯的主意呢~

  8. 妮好可愛

    我阿嬤家也有苦茶油,
    但沒有想到只是一罐,
    居然是那麼辛苦才能做出來的,
    謝謝這篇文章讓我學到新的知識。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