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源南、利雪詩/宜蘭報導】每位媽媽都非常不容易,當她們家出現狀況時,經濟之柱的責任就落了在她們的身上,然而遠離職場已久的她們就業困難,而宜蘭家扶中心提供給她們技術培訓,讓她們能重拾信心,回到職場。

宜蘭家扶中心的職員。 攝影/吳源南

家扶的開始 媽媽們的培訓

宜蘭家扶中心創立於一九六六年,為家扶基金會的分支機構,是幫助家庭生活出現問題的人士的機構。起初他們是以救濟金的形式對家庭進行幫助,但後來認為這樣無法改善家庭根本的問題,而開始改變幫助形式,有了現在的技術培訓班。

家扶基金會在台灣的各地都有據點,每個地區會因為場地、設備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培訓班,有幫助青少年就業的培訓課程,如咖啡班。針對媽媽們的培訓班為花蓮的皮革班及縫紉班、台中的烹飪班,宜蘭則主力於縫紉班,媽媽們每天可以根據家庭狀況安排時間到中心上課。每期課程都會根據媽媽們的需要進行培訓,如其中一期的媽媽們想考縫紉證照,就把課程專注到證照考試培訓,希望媽媽們透過培訓課程進一步接近她們的目標。

學員受助的流程圖。 製作/利雪詩

媽媽們的努力 從複製作業到喜歡設計

媽媽們剛開始接觸縫紉時,大多是零基礎,對於縫紉這方面沒有太多了解,在縫紉班先跟導師上課,學習縫紉的相關知識,縫紉機的操作、布料的選用裁切、針線的運用等,讓媽媽們試著製作一些簡單的作品,如零錢包、飲料提袋、背包等,由淺入深,複製導師所教授的。

媽媽們的努力學習,很快就能獨自製作設計。每個媽媽都有著不同設計風格,凸顯出每一位媽媽的性格特徵。同時一些製作經驗豐富的媽媽也可以開始擔任導師,到中心開辦的手作課程進行教學,讓媽媽們不僅學到縫紉技巧,還可以學習如何進行教學及與他人的溝通技巧。

媽媽的一切得來不易

其中一位媽媽黃湘晴,她年輕時到台北打拼,但後來她因母親生病回到了宜蘭娘家。她和母親相處久後,她活潑外向的個性行為達不到母親的期望,令到她和母親的相處產生問題。

同時她也是一個離婚的單親媽媽,故此她不僅要處理好上一輩的問題,也要顧及下一代。隨著孩子的長大,她感覺孩子愈來愈疏遠,孩子嫌她顧得太多,她也不明白孩子為何不與她分享生活,因此令她感到沮喪,患上憂鬱症,工作變得不順利,讓她的生活每況愈下。

幸好在她以為在家休息情況會自然變好時,她鼓起勇氣到了家扶中心,在這裏她透過和同學們相處讓病情得到好轉,也在這裏得到一些收入補貼家計。

手提袋的縫製過程。 攝影/吳源南

媽媽們的產品銷售

媽媽們大量的練習,衍生出許多各式各樣的成品,如零錢包、飲料提袋、背包等,而這些成品除了可讓媽媽們帶回家自用外,還可以透過中心的幸福小鋪進行銷售,令媽媽們得到收入。同時中心也非常鼓勵媽媽們和其他人接觸,不僅只待在中心內密密製作,而是為她們報名參加市集,讓媽媽們懂得如何和他人銷售產品,從中得到更多的自信。

在幸福小鋪的作品都是由各個家扶中心據點的媽媽們所製,作品包括:平板包、手拿包、筆袋等會先由導師標價,再放上家扶小鋪的網站進行銷售。當中會先把媽媽們練習後做出的作品放上去賣,當該作品賣完後又接到其他顧客的訂單時,負責人就會通知負責製作該產品的媽媽再進行製作。

家扶中心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家扶的幸福小舖,使媽媽們的作品能讓大家所看見,能為她們的努力給與肯定。媽媽們除了在家庭當中扮演母親的角色,還會讓她們通過幸福小舖可以先照顧好自己,儲備能量後有更多的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媽媽們製作的手工袋。 攝影/吳源南

採訪側記

在這次採訪中我了解到媽媽們的不容易,由其她們專心進入了家庭後,家裏突然間出現狀況時的不知所措。她們要同時兼顧家中的事和收入,又沒有更多的技能,這樣已經難以找到工作,幸好有家扶中心為她們雪中送炭,令她們有技能得到收入。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