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瑜棻/生命力報導】長久以來,動物園一直是學校老師校外教學,以及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消磨假日時光的不二選擇。不過,近年來,動物園除了提供動物展示、認識動物種類的功能之外,又增加了一項值得注意及討論的新課題。

許多觀察及研究發現,長期被禁錮在牢籠或狹窄空間等非自然環境中的動物園動物,容易出現所謂「非自然行為」或心理疾病。在關懷生命協會舉辦的「動物展覽館觀摩之旅」中,義工參觀了台灣三個公立動物園──台北市立動物園、新竹市立動物園及高雄壽山動物園。針對動物園的整體設施和環境,以及動物的生活環境、健康情況進行觀察及評估。義工們在高雄市壽山動物園中,發現原屬於溫帶的阿拉斯加棕熊產生嚴重的刻板行為。包括了口吐白沫、兩眼無神、反覆兜圈子,以及不停的前進後退等重複動作。

關懷生命協會成員彭仁隆說,所謂「非自然行為」的定義就是,只要動物不會在自然的情形、生存環境中做出的舉動,都屬於非自然行為。非自然行為包括了身體搖擺、踱步、咬傷自己、吞食自己的排泄物、發呆、刻板行為、重複行為以及攻擊性強等。彭仁隆說,容易出現這些動作的動物大多是老虎、獅子、熊以及靈長類動物。共同點是,這些動物的生命週期長,且智商較高,生命中的刺激較多,行為具有多樣化,如求偶、覓食或者相互挑戰等。

彭仁隆說,動物園的環境造成動物非自然行為,其中之一的原因是「過度可預測性行為」。舉例來說:一頭獅子在野外可能要花上一天的一半時間在獵食,抓到什麼就吃什麼。在動物園的生活中,獅子在一樣的時間,一天被固定餵食兩餐,每餐只花十分鐘的時間就吃飽,剩下的時間是在籠子中無所事事。在人的觀點看來,是十分合理且方便的,但動物的生活習慣卻不是這樣。過度的可預測性行為,加上缺少刺激的生活,是導致動物出現非自然行為的原因之一。

針對動物在動物園中,不可避免的非自然行為,台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組說,不得不承認,動物園的環境,對於動物來說,是非自然且不自由的。尤其對於大型動物及長距離遷徙的動物來說更難以適應。過去也曾經發生動物不停的繞圈圈、大象和遊客要東西吃、靈長類吃塑膠袋等等案例。

動物組說,動物一旦出現非自然行為,工作人員會開始幫助其行為的導正。如在許可的空間中增加其他同伴,加強動物和其他個體的互動和交流、將展場的空間拉高、將餵食的次數增加,每次的量減少、或者將食物藏起來讓動物自己尋找,分散動物的注意力等。另外,台北市立動物園同時也在進行許多動物園正在努力的「環境豐富化」(Environment Enrichment)工作。從動物生活的環境改善、食物的營養調配到增加動物的玩具,分散動物的注意力都包括在內。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將動物園的情況做到最好?最適合動物的環境是什麼?怎麼做對動物才是最恰當的?如何叫做「尊重生命」?什麼是真正的公平?這些問題在動物議題的研究中成了經常被討論的主題。動物園和動物權益之間的界線,還需要時間、也需要更多大眾的關心和共識。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