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宇智/新北市報導】位於鶯桃路旁的巷弄長照站內,擠滿了來自永昌里的媽媽們,利用剪紙與拼貼的形式,以過往實際參與製陶或對家鄉過去印象為題,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模型,並在地方青年的協助下,將其攝影並印製成一本本月曆,使這些歷史痕跡,得以另種形式保存,進而凝聚起屬於地方最為深刻的共鳴。

窯鄉的興衰

鶯歌,因鄰近大漢溪畔,擁有豐富的黏土,這也使窯業在當地盛極一時,根據陳恒鈞、謝祐湘在《產業群聚與陶瓷產業發展:鶯歌與北投之比較分析》一文中提到, 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臺,臺灣與大陸間的貿易停止,為解決陶瓷在內需市場不斷擴大的問題,持有製陶技術的鶯歌,成了供應國內市場的重要產地。一九八〇年代末,隨著對岸市場開放,加上民眾對環境議題的重視、製窯成本日益擴大下,鶯歌的陶瓷產業逐漸從過去的量產,邁向精緻化的進程。

不過,對於過去那段「窯鄉」的記憶,卻隨著產業的轉型,逐漸被世人遺忘,然而在二〇二一年暑假,來自永昌里的游郁心,與二位學生志工,挨家挨戶地拜訪在地耆老,記錄下他們對鶯歌過去的印象,再配以長者們創作的作品,製作成一本本月曆,使這段「窯鄉傳奇」獲得珍藏。

社區媽媽微笑,充滿自信地展示著自己手作的蝶古巴特(découpage)裝飾紙燈籠。 攝影/鄭宇智

里長的女兒

游郁心,土生土長的鶯歌人,是名英文老師,任職於昌福國小,游郁心的父親為永昌里里長,其母則身任永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受疫情影響,二〇二〇年,她自海外返國,返家期間,由於里辦公室一旁便是社區長者的長照據點,看著父親與母親為長者舉辦的各式講座與活動,她突發一想,自己是否能為社區做點什麼,她說:「​​我自己的個性比較『跳』一點,那我就想說我來帶他們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二〇二〇年,游郁心參加了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所發起的「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透過多場的地方創生講座,於活動結束前,她以「永昌陶瓷產業亮點再造計畫」作為提案企劃,最後在各項評比中,榮獲「Dream Idea績優點子」,此次得獎,也讓游郁心更具信心,二〇二一年初,她以自己的故鄉「永昌社區」作為計畫基地,以「月曆」的形式,記錄下社區長者們記憶中的鶯歌。

彼此的月曆

「其實我只是想讓更多人知道,鶯歌不是只有老街、不是只有陶瓷博物館。」游郁心說道,她表示,​​在永昌社區內,還存有老一輩對鶯歌過去製窯歷史或親友參與製陶的記憶,或是對社區內佈滿窯廠的印象,無論是守護地方百年的土地公廟、小時盼著父親的牛車經過,甚至是趕在下雨前,搶收坯碗的難忘時刻,長者們對家鄉的這些回憶,除了是一段段個人過去的歷史外,更代表著過去居於永昌社區、生活在鶯歌的人們,生活與發展的縮影。

因此,為了讓更多在地人認識家鄉,並改變大眾對鶯歌的既定認知,游郁心以「月曆」作為計劃核心,記錄下長者們過去的生活經歷,並在藝術家葉雨涵的協助下,長者們再將過去於窯廠工作的回憶,或對社區內窯廠的印象,以色紙剪裁拼貼等形式,拼湊成一件件立體紙雕。這些繽紛且富饒趣的作品,除了象徵過去的歷史痕跡,更為深切的是長者們,對往日時光的那份懷念情懷。

「我覺得我彷彿回到十四、十七歲那個時期的時候。」一同參與製作的在地居民林秋香這樣說道。

林秋香手持著月曆,翻至由她自信地展示印有她作品的月份。 攝影/盧宥蓁

林秋香,永昌社區居民,一九五八年出生的她,居住在鶯歌的時間,已然超過一甲子,國小畢業後,便到窯製廠擔任女工,從初期負責繪製碗盤上的花紋,到協助上釉等,漸漸累積了製作日用、建築、衛生、藝術、工業陶瓷等,五大類陶瓷的經驗,退休後的她,更至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擔任導覽員,與大家解說鶯歌的過往並分享自身的經歷。

此次受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許秦寶玉的邀請,一同參與月曆的製作,林秋香提到,原先她以為只是分享她過去在窯廠搶在下雨之前,收坏碗的回憶,沒想到還要將這段過去,透過色紙拼貼,組成一個個紙雕模型,這使她感到相當沉重的壓力,不過在藝術家葉雨涵的引導下,長者們越做越上手,越做越有信心,甚至對自己作品的完整與精美度,要求甚高。一同協助藝術家的游郁心,更向長者們鼓勵:「如果再過二年,身體不行了,手也不行了,那我們怎麼可能還做得出來。」游郁心還說:「當初還擔心會不會再經過一週,就沒有長者要來了,直到下週發現大家竟然沒走,甚至做得一個比一個還要精美。」如此成果,也讓游郁心備感欣慰,更使她有了更為堅定的心,將這本月曆完成。

社區媽媽們將自身故事轉變成創作題材,進而完成一個個立體模型。 圖片提供/永昌社區發展協會

創作過程中,游郁心也不斷與長者們分享,製作這份月曆的意義,而這些長者也在製作過程中,漸得成就感,所以當月曆製作出來後,甚至還有長者直接下訂二十本,自己只留五本,其餘皆拿去送人,只因他認為一輩子如此機會可能就一次而已,因此他更利用這樣的機會,與大家分享他的過去歲月。

游郁心也特別感謝二位學生志工的協助,他們分別來自國立臺北大學的吳芳綺與國立成功大學的駱毅。吳芳綺負責進行地方耆老的訪談,加上擁有繪畫天份,因此她又將訪談所聽到的內容,進行繪製並附於月曆上,然而同樣身為鶯歌在地人的駱毅,則負責協助訪談時的攝影及成果影片的剪輯。此次製作,也讓二位初嘗地方創生的年輕學子,對社區創生,有了初步概念,甚至還讓來自臺南的吳芳綺,萌生了返回自己家鄉,探索地方文化特色的想法。

游郁心說:「他們也是蠻辛苦的。」她回憶起學生們與她,一同採訪長者的暑假,受到疫情影響的緣故,原先二場的集體訪問,變成了逐戶拜訪,游郁心便協這二位學生志工,騎著車,到處拜訪願意受訪的長者們,一做便是二個半月。然而,皇天不負苦心人,當月曆的成品完成後,不僅獲得長者們的喜愛,他們更將此企劃投稿參賽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舉辦之「青年暑期社區職場體驗計畫」,最終則成功獲得第三名的殊榮,這份意外的獎項,也讓參與其中的學生們,驚訝萬分,甚至還說:「為什麼我們會得獎?」,游郁心只簡單回答:「因為我們很棒!」但卻也讓她與有榮焉,更讓彼此有了一段難忘的暑假回憶。

在老師細心地指導下,社區媽媽們仔細地將碎紙拼貼於紙燈籠上。 攝影/鄭宇智

打開老窯廠

月曆除了包含長者們的故事外,其中還特別囊括三座位於永昌社區內的老窯廠介紹,這些老窯廠多為第二、第三,甚至第四代經營者,游郁心提到,​​現在的年輕人,接棒經營窯廠,面臨產業外移與製作成本逐漸攀升的現況,如今鶯歌既有的窯業銷量,難以堪比二十年前的規模,不過這些窯廠業者,仍辛苦地將超過百年的產業,傳承下去,也在所謂的傳統中,找到突破跟創新。她認為透過介紹這些社區內的老窯廠,除了讓永昌居民了解,家鄉仍有經營中的老窯廠外,更可藉此讓外界知道這些老窯廠,除了保有既有的傳統工序,更持續以不斷創新的工法,讓大家認識陶瓷。

因此,身為國小老師的她,便透過社區導覽的機會,帶領昌福國小的同學,進入社區內的窯廠參觀,使同學跳脫課本平面敘述的方式,讓孩童親眼目睹注漿、拉坯、疊窯、送窯、出窯等陶瓷製作手續與工作場域,透過這樣的作法,也讓這些社區內的窯廠,有了開放的機會,讓居於附近的居民入廠參觀,進而更加凝聚彼此對社區的凝聚,更促進了地方文化的認同。

照顧與凝聚

永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段淑惠說:「一件好事大家一起做,大家一起完成,所以小孩子要投入這樣的事情,我跟她爸爸是樂觀其成啦。」這不僅是理事長對社區經營的一種理念,更是一位母親對自己孩子最大的支持。

除了月曆企劃,永昌社區也致力發展適合長者們一同參與的活動,如健康操課程、身體養生講座等,不過又以手作課程最受大家喜愛,其目的便是為了讓長者,戶外走動,接觸人群,避免長期待在家中,如此作法,也可讓長者互動認識,進而促進互相照料的效果,這也是因應高齡化社會,對長者們最好的照顧,更是為晚輩減輕照料負擔。

為永昌社區默默付出的的游家人,游原儒、游郁心、游武雄、段淑惠(由左至右順序)。 攝影/鄭宇智

永昌社區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其中更藏有珍貴的居民回憶,不過這些回憶,卻因缺乏年輕力量注入,使這些歷史不斷消逝,但就在游郁心、吳芳綺與駱毅的努力下,讓一段段口述歷史得以獲得紀錄,更透過藝術與攝影等媒材,讓這些回憶,能以不同且多元的形式,呈現予世人們,不僅為過去鶯歌的歷史,留下了完美註腳,更為永昌社區帶來了截然不同的體驗。

採訪側記

採訪結束後,里長熱心的載我們回火車站,一路上邊與我們分享著擔任里長的歷程,更不斷利用空擋,處理里民疫苗預約的事宜,當我問到:「這麼多雜亂的事物,是什麼原因,讓你願意繼續服務?」他簡單答道:「歡喜做,甘願受。」而里長的這番話,也深刻的刻印在我腦海中,此次訪談中,無論是里長一家人的分享,或是從他們與里民有說有笑的互動中,皆讓我感受到濃厚的親切感,也讓我明白,或許付出是相當辛苦的過程,但卻可換得居民間親切的問候與互動,或許這就是最為幸福的收穫。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