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妘、林宜臻/新竹縣報導】五峰國小陶笛天使團將陶笛藝術結合品格教育,發展學生的特殊專長,也陶冶學生的性情,其中不乏家境清寒、家庭不和諧的孩子,演奏陶笛讓孩子重拾自信,優美的陶笛聲也撫慰了他們小小的心靈。陶笛天使團去過許多醫院、參加許多活動,讓充滿希望的笛聲傳到更多人耳中。

https://www.youtube.com/embed/gMrxKk7QK6c

一人一陶笛 結合品格教育

五峰國小陶笛天使團於二○○八年成立,當初是世界展望會的藝術深耕計畫,以幫助偏鄉弱勢小學為目標,並請了有名的陶笛老師游學志到五峰國小教學,這讓已經在學校任職十七年的陳香蘭老師認為這是一個發展學生特殊專長的機會,再加上陳香蘭從小在教會長大,曾參加過教會舉辦的陶笛品格營,藉由學音樂吹陶笛的過程,陶冶身心,修練品格,因此陳香蘭將這個想法告訴朱義德校長,校長也大力支持,於是陶笛天使團開始籌備成團。

一開始在世界展望會的協助下,五峰國小推動「一人一陶笛」計劃,發給全校共九十一位賽夏族與泰雅族的原住民學生一人一支塑膠陶笛,請學校老師協助教學,並在其中選擇二十位較有天分的同學成立陶笛天使團。朱義德說,陶笛體積小又攜帶方便,非常適合到各地去表演,最重要的是希望原住民學生可以帶著陶笛走出原鄉,不但能擴展自己的視野,還能展露原住民的音樂天分,校長更說,這是一個完全從無到有的計劃,從鄉、縣到跨縣市,希望藉由陶笛表演到更多更遠的地方。

重重困難 層層突破

籌備陶笛天使團最大的困難是經費不足,偏鄉學校相對來說資源較不豐富,所以陶笛天使團到處表演、募款,希望可以改善經濟問題,成團後的二○○九年,他們在全國性的陶笛比賽中得到獨奏優等、合奏冠軍的好成績,從此打開知名度,因而有更多的曝光機會,接受到更多的經濟支援。得到經費後,朱校長第一件事就是將全校學生的塑膠笛全數換成真正的陶瓷笛,並成立陶笛教育基金會,將募到的款項妥善使用,製作團服與購買更多音階的陶笛擴展音域。

除了經費問題外,學生在學習上最大的困難是看不懂樂譜,學生們是先聽音樂、將音樂唱出來、用陶笛吹最後才是看樂譜,用和一般學音樂順序相反的方式學陶笛,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下,才終於慢慢學著直接看譜吹陶笛。另一個問題是為了準備比賽,常常需要花到上課以外的時間練習,平日有愛心交通車的接送,但是到了假日,住在較偏遠地區的學生就會有無法回家的問題,於是,陳老師與朱校長自願開車送小朋友回家,才讓接送問題得到解決。

用帶著走的才能 給更多人歡樂

陳老師說,希望藉由陶笛來推動品格教育,教導孩子不要只是向別人伸手,也用音樂服務大眾、用笛聲感動觀眾,所以天使團在成團以來,去過許多醫院、參加活動,用歌曲像是「送你一對翅膀」和「眼中的彩虹」帶給大家希望,像是去年曾去林口長庚醫院為癌症病患演奏陶笛,並在飢餓三十的活動中與世界合唱團搭配演出,孩子們從陶笛中學習從受助者轉為助人,帶給更多人歡樂。

許多孩子在接觸陶笛後,都有了性情上極大的改變,有些孩子有家庭不和諧的問題,造成身心上的陰霾,吹奏陶笛給了孩子一種能帶著走的才能,讓他們找到自信,重拾笑容,陳老師說,有些孩子不喜歡寫作業,如果告訴他們寫完作業才能吹陶笛,他們就會很願意把作業完成,陶笛成為孩子生活的原動力。

現就讀五峰國小六年級的黃紫菱,三年級就加入了陶笛天使團,在學陶笛前,她的脾氣暴躁,與家人和同學常有摩擦,但是加入天使團後,她一邊吹陶笛,也一邊學做人處事的道理,她自己說:「會吹陶笛後,我最大的改變就是比較不會發脾氣」,而她也跟著天使團去了很多地方,見到不一樣的人事物,拓展自己的視野。陶笛天使團今年暑假將至美國夏威夷結合當地的烏克麗麗演出,希望將笛聲之美傳到世界各地。

延伸閱讀

五峰國小陶笛天使團

游學志老師的陶笛異想樂園

台灣陶笛愛樂發展協會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報導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