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游麗靜報導】「台灣走出埃及輔導協會」是一個標榜以聖經為原則,一男一女婚姻制度為立場,幫助不快樂的同性戀困擾者。加強對台灣青少年宣導同性情誼和性別認同的正確觀念,使青少年對同性戀有正確的了解與看待。

輔導專員王文靜說,「走出埃及」的名字典故是出自聖經故事裡,摩西帶領在埃及過著奴隸生活的以色列人,到達迦南(巴勒斯坦的古地名,今日約旦河與死海的西部一帶),「走出埃及」意思是想幫助一些在感情上、精神上不快樂的同志,讓他們迎向自由豐盛的生命。

王文靜說,在輔導過的案例中,有些女生是小時候被性侵,或是因為一些原生家庭的問題等,讓她們變成喜歡女生。有些人不想再過一樣的生活,所以來走出埃及,輔導員的目的是幫助他們去面對自己的生命。讓這些人消除對異性的恐懼,並進而產生好感,有好的互動。

王文靜舉例說,有很多十五、六歲的小女生交了小男友,因為他們年紀小,不夠成熟,不知道怎麼做保護措施,所以就懷孕了。墮胎後,有些女生認為跟女生交往很好,因為不會懷孕。這些因為年輕時受到傷害而恐懼男性的女生,是可能因為接受輔導而改變對男性的看法。

有人問,難道同志就是有罪的嗎?不是說「神愛世人」,那為什麼一定要同志改變?王文靜說,神是愛每一個人的。在基督教裡,每個人都有原罪,都要悔改,祂看待每一個人都是罪人。走出埃及並沒有要打壓同志團體,因為他們自己也是弱勢,也沒有力量逼同志一定要改變。

「想要改變的同志也是弱勢,他們不能打壓曾經和他們是同一群的人。」以自己的感覺來說,弱勢族群本來就比較會自我防衛,很多人都會有敵意地問我們問題。「為什麼要排斥我們呢?」她說。如果有人想被幫助,想面對生命,難道不行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各自的立場,有人來找我們幫忙,就代表真的有這一群人存在。

王文靜說,很多人的立場不客觀,常常碰到曲解他們的人或是新聞報導,這個時候,沉默就是最好的武器,談到一位英國的走出埃及領袖承認,他至今都沒辦法改變自己的性向,很多人在接受輔導的過程會「跌倒」,受到很大的挫折,認為改變好難。她認為這個英國領袖還在輔導過程中,出來做領導者還太早,他還沒完全被改變。蛻變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在輔導過程裡,一定會有一些失敗的例子,但卻有些人喜歡拿這些例子來嘲笑,這些人無法理解什麼是改變,但失敗的人自己可以了解當中的過程。

曾經是基督教教徒的男同志小鬼說,我覺得信仰對我來說沒有很重要,所以當信仰跟同志身份衝突,我就選擇離開信仰。「像我就是覺得信仰可有可無,其實搞清楚自己要的應該是最重要。」

男同志小鬼表示:「其實很多問題不像他們想的那麼簡單,也不是那麼複雜。」基本上基督教這個信仰就是一個很喜歡把大家思想都「統一」,畢竟異端對他們來說,在政治還是權力上的掌握都是很大的問題。他說:「如何尊重別人才是基督教自己所最需要學習的,而不是改變別人。」

輔仁大學同窗社社長Vino說,我們跟他們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對於他們認為自己有使命這件事可以體會,但無需因此接受他們。而且我們自認有能力,不需要他們的幫助。他說,其實人都會改變,只要哪天喜歡同性,那他就是同性戀,有天變成喜歡異性,他就是異性戀,這是沒有一定的。時候到了,人自然就會變。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