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曉菁/生命力報導】「有隻很會唱歌的小牛,生下來時頭上就出現一個箭靶的圖案,其他的小牛對於他的長相都感到相當奇怪,有許多小牛常拿著箭往牠頭上練習,日子久了,頑皮的小牛乾脆替這隻小牛取了個外號叫箭靶小牛。有一天,他忍受不住別人的嘲笑,做了一個頭罩蓋住自己的臉,並且祈禱老天爺讓這個令他難堪的圖案消失,家裡的人都不知怎辦才好,直到有一天,維也納合唱團的多明哥團長要他忘掉小小的缺陷,加入他們,用歌聲去安慰所有悲傷的牛,於是箭靶小牛加入合唱團,成為最受歡迎的小牛,而他臉上的圖案不再被人嘲笑,他們還覺得好看極了。」

這是第一屆羅慧夫基金會用愛彌補文學獎得獎作品,別以為故事就這樣結束了。民國八十七年十月份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招收了六到十二歲的唇顎裂的小朋友,以故事的主角箭靶小牛為名,成立了「箭靶小牛」合唱團,經過一個月的練習,十一月二十九日這群小朋友用著他們嘹亮的歌聲,在北區親子聯歡年會會場上,唱出了他們第一首表演歌曲「用愛彌補」。 

一般患者家長最感憂心的莫過患童語言的問題,其實只要經過專業人員的評估指導及正確的練習後,每個孩子都可以引吭高歌,唱出快樂的音符。合唱團的指導老師,也是基金會的義工爸爸彭彬書表示,唇顎裂的小朋友手術逢補後,還必須要經過專業人員的語言治療,而唱歌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在訓練的過程中,他特別加強母音的訓練,使他們能夠將歌詞唱的更清楚。 

彭老師自己的孩子七個月大,也是個唇顎裂的寶寶,從他個人的經驗以及一個多月的訓練過程中,他發覺也許這群小孩沒有其他合唱團的小孩有著光鮮的外表,父母親也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及耐心,但他們非常的活潑聰明,個個都喜愛唱歌,有次練習時間遇到颱風,家長和小朋友還是不畏風雨,全員到齊。 

彭老師語重心長的表示,他看過不少夫妻在懷孕五六個月後,發現孩子有這方面的缺陷時,冒著生命危險拿掉孩子,他認為,有這樣的孩子並不是誰的錯,更何況台灣在這方面的醫療技術已經遠遠的超過日本、美國,外表的缺陷已經有辦法修補得很好,最重要的是如何努力的充實自己的內涵。 

目前合唱團還繼續招生中,彭老師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夠也成立類似的青少年合唱團,讓唇顎裂青年也能從歌唱中增加自己的信心,並像故事中的小牛一樣用歌聲散播愛與快樂。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