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怡甄/生命力報導】在大家忙著保護稀有動植物的同時,有一群人他們選擇保護環境,他們以保護生物棲息地為宗旨,讓珍貴的棲息地可以離開人為的干擾,朝荒野的方向演進,以期後代子孫能從刻意保留下來的台灣荒野,探知自然的奧妙、領悟生命的意義。

一九九五年,在這樣的目標下,「荒野保護協會」成立了,將原本零散的力量結合起來,團結成一股堅強的信念,將動植物保育的觀念回歸到原本。若希望自然物種完善地生長,就要給它們一個完整的生存空間。所以荒野在鎖定棲息地保護的原則下展開了生態保育以及保育知識教育的推廣,一直到現在荒野剛在九月二十一日過了八歲生日。八年的時間讓荒野成長了許多,但在荒野人的眼中他們的付出永遠都是不夠的。

荒野保護協會執行秘書王元才說:「愈是努力的保護珍貴的棲息地,愈是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從一開始推動棲蘭山成立國家公園到最近成立的『溼地庇護中心』,八年裡荒野發起了許許多多的保育行動、議題,像是「綠色生活地圖」,讓社區的居民可以一起來認識生活環境的美,成立兒童教育組,讓保育觀念從小根植小朋友的心,這些活動成功的讓許多人發現認識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是開心的一件事。

二○○三年也是荒野保護協會的「國際元年」,在這一年中走出台灣,在尼加拉瓜及菲律賓正式成立了分會,將保護棲息地使其能依自然法則演替、保存自然物種的觀念散播出去,荒野將以專業而熱忱的心為國際社會帶來真正的貢獻與改變。

目前擁有七千個會員家庭的「荒野」,在推廣環境自然教育與保育觀念上,讓民眾從親近大自然,認識大自然開始,最後才談保護大自然。一年單在全國各地舉辦演講超過二百八十場。協會主辦的戶外活動及自然體驗,一年在一百五十次以上,並且積極的培育解說教育人才,並在各地成立分會和聯絡處,以全國性組織的凝聚力將自己壯大再壯大,以保護更多需要保護的棲息地。

王元才表示,「荒野」其實是提供給大家一個「行動的機會」,花一點點的時間就可以認識大自然,認識生命的價值。就像文化地質系畢業的他,從荒野的義工到現在成為荒野二十二位專職員工之一,已經三年多。他說,其實荒野的工作就像接力賽一般,有力氣的人就跑遠一點,累了就會有人來接棒,荒野不斷的在招募義工、招募會員,也努力的讓舊會員、老義工願意留下來和荒野一同成長。

雖然「荒野」每年的會員人數都在穩定的成長,但還是跟不上都市開發的腳步,會員以及保育人士的心意總是跟不上「荒野」的支出,還是有許多寶貴的棲息地需要「荒野」為它們發聲,「荒野」希望大家能花一點時間認識他們,也希望被感動的人可以一起加入「荒野」的行列。

延伸閱讀

荒野保護協會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報導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