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embed/M2_BihhS2s0

【記者許稚佳、林哲緯/新北市報導】秀鈺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孩子長大的她,原本是擔任管家的工作,負責照顧雇主家的孩子,後來因雇主家中孩子已經長大,不再需要陪伴,所以辭去工作,但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為了解決經濟重擔,她選擇再度出來就業,對於手工藝有濃厚興趣的她,走進了「淡水魚的店」。

「淡水魚的店」媽媽們展示自己做的作品。

淡水魚的店 媽媽學做手工藝

走進店裡,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從小吊飾、絨毛娃娃、羊毛氈拖鞋、帽子到純羊毛絲巾應有盡有,而這些精緻又多樣的東西,全是出自於一群背負經濟重擔、獨撐家計的單親媽媽們的巧手,秀鈺說:「一開始進來,純粹有興趣,但完全不會,都是靠比較早來的媽媽以及老師教導。」

淡水魚的店是婦女展業協會為了要協助淡水地區的單親以及弱勢婦女在淡水成立的服務站,希望能夠透過婦女的職能培訓,讓他們重拾信心,並且協助他們出去自行創業。

淡水魚的店目前成立已經六年,從原本在淡水老街實體店面販售,到現在採用網路販售以及市集擺攤的模式,督導高淑玲表示,淡水魚的店主要是以手工藝培訓讓婦女學會一技之長,從學習畫設計圖、選材料、拼布、織布、販售,都讓婦女們自己來,希望在這過程中,能夠讓他們重拾自信,累積實力。

做中學 從無到有建立自信

今年淡水魚的店有三位婦女,其中一位是四十歲的淑芬,她在淡水魚的店已經兩年了,高淑玲表示,一開始淑芬來時,也許是因為遠離職場太久,防衛心很重,和大家處不好,但透過長時間給他適當的職場倫理教育、請專業老師教導手工藝、讓他學習如何宣傳商品,漸漸的,淑芬做出樂趣、做出自信,她的個性開始變得開朗。

淑芬說:「現在來這裡都好開心,沒上班的時候,也開始會有人請我去教手工藝呢!」已經成為老師的淑芬,口齒清晰、流暢的介紹自己做的錢包,從無到有,講得鉅細靡遺,喜悅神情不言而喻,淑芬說:「現在東西賣出去,都還會捨不得呢,做出一個作品就像生小孩一樣。」

「淡水魚的店」讓媽媽們從頭學起,讓他們在過程中累積信心和實力。

從過程中 走出失敗與挫折

高淑玲表示,也許因為單親的情況很多,所以這個議題常常不被重視,但其實有很多媽媽們在婚姻中失敗,他們往往帶著一顆受傷的心,高淑玲說:「這些媽媽們只是需要一些幫助,否則他們有些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為什麼會是這樣的。」

淡水魚的店,選擇以手工藝為出發點,高淑玲表示,因為手工藝的入門門檻比較低,加上觀察到婦女的手巧心細,因此決定以手工藝為起點讓媽媽們學習。淡水魚的店會定期請專任老師來教授手工藝的相關課程,督導以及社工們則是會負責教育職場倫理以及定期的諮詢談話,長久下來,媽媽們做出興趣,也漸漸的建立自信心以及成就感,高淑玲說:「可以透過工作上的成就和自信,讓媽媽們覺得自己的人生不是一直都是失敗的。」

淑芬說:「現在學會做這些東西,平常在家裡,孩子或朋友生日,都會想親手做禮物給他們,他們都好喜歡,拿出去擺攤的時候,客人稱讚、購買也都會讓我開心一整天。」淡水魚的店,不僅讓媽媽們有工作可以負擔家計,也讓他們嘗到重返職場的那份喜悅與自信。

淑芬從完全不會,到現在已經可以在外面開課,成為老師。

延伸閱讀

淡水魚的店粉絲專業

社團法人台灣婦女展業協會

淡水魚的店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