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琪芸/生命力報導】台灣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老人問題不斷浮上檯面,例如老人照護問題、獨居老人、老人自殺和老人經濟安全問題,已經充斥整個社會。衛生署資料顯示,台灣老人人口數預計到二○二○年將達總人口數的百分之十四,到二○三六年將到百分之二十一,所以倘若社會大眾還是不正視這項問題,恐怕以後每個人步入老年後,都只能自求多福。

根據老人基金會統計的個案表示,獨居老人問題很多都出自於家庭,在台灣就有大部分的小家庭不願意接納與老人同住,而將他們另外安置。而針對這個現象,老人基金會防護組主任王怡方質疑,倘若子女將父母寄養在養老院是萬不得已,但有些卻讓老人獨自居住,試問為人子女於心何忍?而以同理心來想,如果父母不敢讓小孩獨自一人在家,那為什麼子女就可放任年邁老人獨自居住?兒童福利法第三十四條就有規定「兒童禁止獨處」,但是為什麼老人福利法卻沒有相關規定來保障獨居老人的權益。 

王怡方表示,在從事獨居老人居家服務,發現有許多案例都是老人被家庭拋棄,不得已只好獨自居住,加上老人本身已無謀生能力,所以常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而在子女不孝、心情長期鬱悶的情況下,老人很容易得到憂鬱症或者其他方面的精神疾病,導致老人會有幻聽等症狀出現,如不根治,老人還可能會厭世。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台灣近幾年老人自殺率在國際間高居前三名,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自殺率為十萬分三十二點一,是歐美國家的兩倍。衛生署表示,這種現象可能是慢性病和老人照護不落實,同時也跟老人的精神狀況有關,才導致老人想不開或久病厭世而選擇自我了結。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珍也說,老人的高自殺率是長期照護服務嚴重不足的警訊,而老人自殺防制工作未受重視也是關鍵,老人自殺率的升高,反映對晚年生活的無助,而這一點也是為人子女該檢討的地方。 

內政部老人福利科科長表示,在目前經濟蕭條、政府財政不足的狀況下,政府不可能建立足夠的養老院,而社會救助金也只能應急而已。所以讓每個家庭和老人同居,或是妥善安排他們的老年生活並給予精神上的慰藉,才是治本的老人政策。政府最多只能對獨居老人給予部分援助,但是真正能達到老人精神和物質上的滿足還需依靠家人。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