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embed/dNomOAK4HWE

【記者劉兆為、吳盈萱/台北市報導】中華視障路跑運動協會的陪跑志工,讓想運動的視障者有機會走向陽光。陪跑志工用陪跑繩引導視障者,在陪跑過程中報路況、協助其調整呼吸和跑步節奏,並跟視障者敘述跑場中的風景,在聊天和談心中,讓視障跑者能夠享受運動並跑出健康。

陪跑員用陪跑繩帶領視障者跑步 攝影/吳盈萱

視障路跑協會 幫助視障者跑出健康

中華視障路跑運動協會理事長簡銘俊表示,即使視障者想運動,也不知道從何開始,而跑步就是對視障者很好的運動。目前全國總共有廿個練跑團,地點都選在較安全且交通方便的地方,像台大校園、天母運動公園、成淵高中等等。在各地設有練跑的地方,讓視障者能在離家最近的地方運動。協會目前規劃每周兩次定點的常態活動,最少一到兩位,最多到廿多位視障朋友參與。

簡銘俊表示,只要視障者願意走出門,就算有再大的困難,這個社會都有足夠的愛心去解決,而陪跑志工就是願意幫助視障者的愛心。陪跑志工本身都是熱愛運動的跑者,但「陪跑」真的和「自己跑」不一樣。陪跑志工需要到練跑團和盲友多接觸,經過培訓後才能成為專業的陪跑員。

訓練項目包含如何運用陪跑繩,並配合口語告知,還有引導視障者躲避障礙物以及路邊的高低落差、轉彎跑、避開坑洞和貓眼石等等。如果陪跑志工已熟悉如何陪跑並進行跑步指導,就會到協會的訓練組擔任志工,作為視障跑者者的訓練師,也會給予即將參加長跑比賽的視障者和陪跑者訓練準備的建議和鼓勵。

跑步結束後,簡銘俊和他的陪跑志工施浩鈞開心揮舞隊旗 。 攝影/劉兆為

參加路跑 讓視障者的人際圈更寬廣

協會常務理事陳孟俊表示,自從加入跑步的行列以後,臉書帳號朋友數多了一倍,大多是在跑步過程中認識的新朋友,世界也因跑步變得更加寬廣。持續跑了一年後,有一次去拜訪同學,同學一看見他就說他的氣色看起來比之前好很多,變瘦也感覺更健康,人也開朗樂觀了起來。

陳孟俊說,去年他在比賽突破自己廿一公里的紀錄,這都歸功於志工事前在晨跑時的陪伴練跑。在跑步時,義工也在一旁鼓勵,相互打氣加油。在賽道上,由於大家移動的速度都不一樣,帶領視障者與其他跑者保持適當距離相當困難。陪跑義工需要有高度的警覺心,一方面隨時調整視障跑者的速度,一方面大聲地提醒「視障跑者,請借過!謝謝!」才能夠安全地跑完全程。即使如此,還是難免有一兩次輕微的擦撞。

在比賽時,陪跑員是「無名英雄」。雖然沒有成績,但仍然努力帶領視障者跑步。 視障路跑運動協會提供

陪跑志工的陪伴 樂意成全不居功

陪跑志工施浩鈞表示,陪跑者參賽是沒有比賽成績的,參與賽事只是為了幫助一旁的視障者。會加入陪跑團隊是因為當初在參加台北馬拉松時,看見有一位視障選手,他的速度不亞於明眼人,而且成績在明眼人的標準中也是頂尖的。感到驚訝的同時,他看見一旁的陪跑者願意不計付出,陪視障選手跑步,這種幫助視障者取得成績的愛心讓他很感動,所以願意加入陪跑的行列。

陪跑者的體力必須比視障者好,才能在跑步的過程中依照每位視障者的需求,做出適當的反應。還要了解如何指導視障者的步頻(一分鐘多少步)和步幅(一步跨多長),來調整跑步的節奏。施浩鈞說,有些視障者的跑步節奏忽快忽慢,陪跑者一不注意就會一起受傷。當陪跑志工後,生活最大的改變就是會去觀察生活中的細節,施浩鈞笑著說:「曾有一次帶視障朋友去吃涮涮鍋,等火鍋湯頭和食材上來後才發覺,視障者要怎麼吃涮涮鍋!」透過觀察生活中的細節,陪跑者更能體會視障者的世界,並且帶著他們跑出更大的「視野」。

延伸閱讀

「跑」出情緒牢籠 揮別憂鬱

推廣無障礙環境 殘友風雨中開跑

「台灣阿甘」張文彥 黑暗中的跑者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