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景珩/生命力報導】建中學生希望以實際的關懷行動迎接二十一世紀。因此在「二零零一紅樓震撼教育」座談會中,推出「服務新學分」的活動,希望藉由每學期八小時的必修課程將他們對社會的愛具體化。

負責主辦「服務新學分」的活動的左德成組長表示,活動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藉著每學期八個小時以上的校內外服務行動,多接觸社會即日常生活的環境,藉著親身體驗,感受社會中需要關懷的地方。

在外國,服務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像「參與的年代」一書中就提到日本企業界普遍的鼓勵員工在工作之餘投入社工的行列。在澳洲平均每四個人裡就有一個為義工,而台灣的各大學像是台大、成大、輔大等也陸續推出服務課程。服務社會成了一種趨勢,促使建中也在今年開辦服務新學分的課程。

回憶起開辦服務學分的想法,左組長說這是在一次和畢業校友聊天時有感而發的。聽到那位在哈佛留學的畢業校友提及服務課程帶給它的感受及體會時,左組長及教務處其它老師都覺得服務的課程的確能讓學生從實做中學到很多,而且老師們也認為建國中學的學生們有能力在課餘為社會盡心力,所以推出服務新學分的想法,這便是建中開辦服務學分的源起。

「學生原本就具有服務他人的本性,只是過去的教育讓太多人只重視聯考科目以內的事。」建中校長李錫津說。現在由零星及社團式的活動,擴大到全面性課程的形式,學生能從高中起便開始養成服務他人的習慣,長大後變自然能夠關懷社會服務他人。

這項服務學分的活動將從這個學期起開辦,高一高二的學生可以自由的尋找服務對象,或參加校內的服務活動,只要是排除政治、商業、營利及報酬的活動皆可。每服務一次便由機構或團體在學生的公共服務課程紀錄卡上簽名,學生的服務時間必須集滿八小時才算通過,否則必須再寒暑假時將時數補滿。

除了服務學分外,「二零零一紅樓震撼教育」還包括「擺脫致命擁抱」的活動,它是由生物社學生以及生物老師孫蘭芳、廖達姍等人發起,目的是在幫助學校中富有巨人之稱的黑板樹,使它擺脫雀樹寄生及根部的糾纏,而免於因為水分被寄生樹瓜分呈現乾枯的現象。此外,「化腐朽為神奇」是生物老師和學生在校內實踐垃圾減量,以及垃圾再生利用的活動。

以上這一系列活動是師生實現「二零零一紅樓震撼教育」座談會基本共識的具體行動。而建中首創的中學服務學分,將使學生更早投入社會參與社會活動,建中校長李錫津期待,這項活動能讓建中學生有機會多去對社會關心回饋,而不是只會讀書,不會關懷別人。或許這樣就有機會讓社會大眾「不但羨慕你,也會尊敬你」。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