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林宗翰報導】實踐大學的天主教基信團,乍聽之下可能會以為是個教友的團體,但其實社團內多數的同學並非教友,只因認同社團服務的理念而參與。基信團最早是由教會成立,直到一九九五年才向校方申請為正式社團,並由修女擔任社團的輔導工作,主要的服務內容為每學期固定到土城的少年觀護所舉辦成長營。

觀護所主要為偏差行為青少年的矯治場所,為了幫助他們走上正軌,戒除舊日的壞習慣,在所內的生活作息十分規律並嚴格禁止男女接觸,透過單純的環境,隔絕外界的誘惑,希望讓這些曾經犯錯的青少年,能平靜心情與反省自我,待重返社會後能順利適應。

觀護所裡的少年大約都是國、高中年紀的孩子,團長劉孟芬表示,其實他們跟一般的孩子沒有兩樣,正處於活潑好動的年紀,只不過犯了錯必須接受行為矯治,成長營的最大的目的便是希望能將歡樂的氣氛帶給他們,讓他們在裡面也能感受來自外界的溫暖,加強對社會正面的觀感。

劉孟芬表示,剛開始由於對觀護所的不夠了解,對於到觀護所去服務其實有所顧忌,但親身參與後,才發現大多數的孩子沒有想像中那麼壞,很多都是一時不小心才犯錯,像是其中有個觀護少年,只是為了展現朋友間的義氣,便夥同一票朋友去打人,隔天睡醒被警察找去,才驚覺已殺了人,便糊里糊塗進了觀護所,這樣的結果是他當初始料未及的。

為了輔導這些少年,團員們會自己設計教案和一些小活動,透過輕鬆生動的方式,讓他們能有所收穫。由於在受觀護的少年中,有高達七成以上來自於不健全的家庭,為此成長營以給「母親的一封信」為主題,讓他們透過紙筆表達平常不敢說出口的話。過程中,許多平時防衛心很重的少年,在團員營造溫馨氣氛的感染下,也都卸下心防,勇於寫下自己的懺悔。

「輔導這些孩子,的確是很大的挑戰,由於犯過錯加上來自社會上歧視的眼光,讓他們普遍缺乏自信,對自己感到自卑,因此對旁人容易有防衛的心態」,團員徐瑄佑說。他表示,觀護所裡的少年比起同年齡的孩子要來的早熟,他們的社會歷練甚至比我們還要豐富,但他們最大的缺點,便是缺乏對情緒的控制,往往容易一時衝動而犯下大錯,在成長營裡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傾聽他們的想法,教導他們用正面的態度去處理事情。

許瑄佑表示,其實這些孩子都很聰明,所有道理他們肯定明白,或許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完全改變他們,只希望這樣苦口婆心的勸導能使他們不要重蹈覆轍。「成長營所做的一切就像一顆種子,只要任何一句話或一個動作,能在他們日後的生命中,發揮一點作用,相信便是對這個社會最大的貢獻」許瑄佑說。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