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學珊/ 生命力報導】由於「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念,許多社區經由社區推動者的努力,不斷地在進步、成長。然而,也有一些社區,因為缺乏人力資源,讓當地也想促進社區發展的人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台北市安康社區便是一個例子。

安康社區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當地居民大多是低收入戶,社區中有許多獨居老人、中輟生,還有殘障人士,雖然台北市社會局有各種的補助津貼,如老人生活津貼、兒童津貼等,經費上沒有太大的問題,然而社工不足的現象卻著實困擾了他們。 

其實安康社區中,社工們所服務的項目算是蠻健全的,比如說對於獨居的老人,他們會針對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照顧,健康情形較良好的老人,當地社工有在宅服務,替老人們買飯、洗衣,陪他們聊天等;而若是身體較不好的老人,他們會結合民間團體提供老人特別的護理照顧,或是輔導他們進老人安養中心。在對中輟生的輔導上,他們計劃與台北希望社會服務協會合作,輔導這些中途輟學的孩童。他們還提出社區環境改造計劃,希望讓安康社區更進步。

像這些服務、計劃,是需要許多人來進行的,可是,安康社區卻只有四個社工員,因此,雖然有許多的計劃與服務,對社區卻無法有實質的幫助。「四個社工員,要服務一千多戶人家,每一位的工作量是很大的,結果可能就有很多戶居民沒有辦法照顧到。」安康社區社工員吳小姐說。 

「其實有很多大學的社團會到安康社區來服務,他們主要幫小朋友做課業輔導,或帶著老人們參加活動,這些對社區的幫助是很大的,但學生畢竟沒有受過專業的輔導訓練,他們能做到的也就是陪陪老人、小朋友。」吳小姐說。而在安康社區服務的師大社區服務隊社長陳智泓也有相同的感覺,他表示,由於年齡較相近,他們比較可以得到輟學孩童的信任,但頂多也只是跟他們聊聊天、玩遊戲,由於部分孩童都有家庭上的問題,即使他們願意說出心裡的想法,卻由於大學生沒有專業的社工經驗,無法真正深入其家庭,進行輔導。 

因此,即使關心的人再多,沒有一些受過專業訓練的社工員來服務,就無法很深入的對每個家庭進行輔導工作。吳小姐表示,其實在許多社區都有社工員缺乏的情況,因為現在去考社工師職照的人不多,會到低收入戶社區工作的人也較少,而服務性的工作是自動自發的,他們只能期望有更多的團體來幫助這些社區,而社工相關科系畢業的學生也能盡量發揮所學,來這些社區服務。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