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宜芳/台北市報導】在中國歷史上,功績輝煌、留名青史的人都是以男性居多。傳統女性被要求打扮得體、勤儉持家,在職場上的成就較不被看重。這種觀念到現在還存留在一些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資深攝影記者簡扶育特別針對台灣、日本、韓國,拍攝《女史無國界》系列照片,用紀實的影像記錄職場上的女性,讓女人對社會的貢獻不被男性的光芒掩埋。

投身女權運動的熱血攝影師

簡扶育早年在學習攝影時,體悟到攝影能夠為弱勢者發聲,而且力量比文字更為強大,因此開始拍攝身邊的人物。後來,簡扶育的攝影才華受到賞識,她受邀到當時唯一的婦女運動團體──《婦女新知》雜誌社擔任攝影記者,用相機記錄身邊的女性。她的攝影專欄「攝影與詩」以各行各業的女性為主題,但是她所呈現出的影像,並不是傳統以美麗為重點的女人形象,而是真實生活裡勤奮女性的紀實。

談到當初想拍攝《女史無國界》的初衷,簡扶育說:「在歷史中,不管是文字還是影像都很少關於女人的記載,我們婦女新知的姐妹就有個計畫,想要拍一系列女人的故事。讓未來的年輕女孩,有可以學習的典範。」古代的「女史」是女官得官名,但在簡扶育的作品中,是對具有睿智,以專業貢獻社會的女人的稱呼。簡扶育選擇了台灣、日本、韓國這三個文化背景相似,也同樣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拍攝這一系列的作品 。

形形色色女職人 平凡中見偉大

《女史無國界》系列中,台灣女性有七位,日籍和韓籍女性則是各三位,每個人都在她的專業領域都有傑出的貢獻。例如台灣醫師李豐,她畢業於台大醫學院醫學系,之後赴加拿大就讀研究所,不久便被診斷出罹患淋巴癌,只剩下半年的壽命。當時的她有如晴天霹靂。回到台灣後,她將沮喪的情緒轉化成助人的動力,她致力於癌細胞的研究,在台大醫學院教書,並進入台大醫院擔任病理科醫師。李豐一邊從事研究,一邊承受化療帶來的不適,只希望同樣的悲劇不要發生再第二人身上。沒想到四十幾年過去了,李豐沒有被癌細胞打倒,而且健康狀況也持續好轉,現在的她是一位國內細胞病理的權威醫師。

日本則有知名漫畫家池田理代子,她從小學便十分熱衷於漫畫,她的教科書和筆記本的空白處經常充滿了塗鴉,就連墊板、桌面、橡皮擦上也畫滿了各式各樣的人物和風景。進入大學後,她決心以漫畫創作為志向。她帶著作品到集英社、講談社等大型的出版社應徵,卻都沒有被錄用。池田理代子沒有因此而退縮,她找到一家小型的漫畫出版社 — — 若木書房,開始她創作少女漫畫的生涯。一九七二年,她的作品《凡爾賽的玫瑰》開始在雜誌上連載,沒想到一炮而紅。《凡爾賽的玫瑰》以十八世紀法國革命前的動盪時代為背景,敘述法國波旁王室中愛情糾葛的故事,有不少人閱讀後對法國革命史有了興趣。這部漫畫的問世,成為漫畫界七○年代最大的熱門話題之一,它不僅被翻譯成多國語言,還被改編成電影、動畫片和歌劇,享譽國際。

日本漫畫家池田理代子(左)以她的作品《凡爾賽玫瑰》揚名國際;台灣病理科醫師李豐(右),因自身罹癌開始研究癌細胞,造福無數病患(照片由簡扶育提供)

簡扶育在拍攝過程中也碰過釘子,例如台灣光復後第一位台籍女記者姚敏瑄,起初拒絕了簡扶育攝影的提案,原因是因為她在《民報》工作期間發生二二八事件,報社被封而去了工作。當時政治議題十分敏感,有心人士常用照片來做蒐證,姚敏瑄因此心有顧忌。對此,簡扶育採取體諒包容的態度,一開始她不帶相機,先到姚敏瑄的住處進行口頭採訪,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和她相處、談天。簡扶育要離開前,姚敏瑄就主動和她說,隔天可以帶相機來拍攝了。這次經驗對簡扶育來說是極大的鼓勵,她認為從基本的尊重做起,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她也堅持發佈相片之前,一定要將照片給當事人看過,確認沒有問題後才公開。

簡扶育至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舉辦座談會,藉由《女史無國界》作品談論女權。

國內外巡迴展出 女史揚名國際

耗費了十幾年的時間,《女史無國界》系列作品才逐漸出土。二○一二年,這一系列作品獲選外交部「台灣女攝影家作品海外巡迴展」的資格,目前《女史無國界》在比利時展出,之後也會在其他國家巡迴展覽,大約三年的時間才會回台。另一方面,簡扶育為了繼續支持台灣婦女運動,以行動支持婦女新知基金會,一口氣將原版的《女史無國界》系列作品全數捐出。而婦女新知為了讓作品獲得更好的保存與展示,又推出典藏作品的募款計畫,到處奔走籌備資金,尋找適合的收藏地點,終於在二○一四年一月獲得贊助,並正式轉贈台灣大學總圖書館典藏。

簡扶育說,每個人身邊一定都有平實但是偉大的女性,可能是媽媽、阿嬤或是曾祖母等等,她鼓勵大家平常可以用相機、手機是其他工具將這些人的影音和故事記錄下來。「每個人的生命都有限,若能記錄下她們對工作的執著與努力,不僅是為她們的個人的生命的加值,也是為新一代的女性留下典範。」

延伸閱讀

人間福報:簡扶育 用影像說故事的女俠

中央社報導:訴女性故事 簡扶育相機寫歷史

影音報導:簡扶育攝影家2013女史無國界特展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