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莊曉琪/生命力報導】從七十一年創立至今,伊甸園一直在做有關身心障礙福利的工作,一開始,服務的對象鎖定成人身心障礙者,面臨的困難很多,如心理、家庭、復健等,而所要付出的成本及代價也相當大。有鑑於此,同是身心障礙者的林錦川總幹事說:「服務應該要往下發展,往年齡低走,若能早期發現便介入,無論對他們的心理、生理或醫療復健來說,都是一大挽回。」所以在八十三年有兒童服務的規劃,著重零至六歲身心障礙者,期以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早期服務以減少困難。

「發展遲緩兒」包含的相當廣,大致上是指所有類型的身心障礙兒童,如腦性麻痺、唐氏症、自閉症等。導致遲緩兒的成因很多,有先天遺傳或後天環境,另一方面,也因為一般台灣婦女不重視產前檢查,以及醫療資源又往往因地區性的差異而貧富懸殊等原因,而無法在生產前即做優生保健的篩選。 

「遲緩兒在三歲前接受早期療育的效果,是日後的十倍。」林錦川先生在專訪過程中不停的強調說。在伊甸園的服務經驗中,有遲緩兒的家庭,不是因為對發展遲緩兒的認識不足,而延遲發現時間,耽誤早期療育機會;就是即使早期發現,卻因為社會傳統錯誤認知,或醫療單位及資源的不普及,甚至是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導致錯過孩子接受早期療育的黃金時間。 

在開始推行這項全名為『發展遲緩社區家庭服務專案』之前,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作了一整年的調查,發現目前全國公私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中,能夠提供早期療育服務的容量只有四千三百七十一人,相較於全國零至六歲實際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十五萬八千多人,以及一些未被認定的身心障礙者,顯示出台灣早期療育的供給資源仍相當欠缺,故早期療育機構的需求姓氏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一項整體的專案服務,不只針對不足的療育,還包含教育、經濟、權益爭取等的全面服務性項目。林總幹事表示:因為是與7-ELEVEN合作,所以活動明確是對於籌募早期療育基金,但事實上,我們的工作包含的非常廣,只是藉辦活動,募集所需的大筆經費。我們伊甸園只是社會福利機構,能提供的有限,必須跟各大醫院、各科醫師、各種特殊教育單位合作,去整合統一資源,以達成全面整體的服務。 

伊甸園預計此公益活動將籌募兩千萬元,主要基金用於協助遲緩兒在早期療育過程中,所需的聯合評估及療育諮詢、醫療費用補助、輔助器材補助、特殊醫療器材補助、臨托照顧服務補助、綜合諮詢專線、發展遲緩兒早期療育及復健治療、親子教育諮詢和講座。視每一位遲緩兒為一個個案處理,若個案處理順利亦可結案。 

「如果,他是上帝給我的功課,我會為他做最完美的準備。」其中一位案例,衣衣的媽媽說。在這一年多的遲緩兒早期療育推動下,成功的個案相當多,例如同是腦性麻痺患者的衣衣與以琳,由原先的行動不便,已經在醫療復健的課程中,會走也會自理基本生活能力了。經由訓練遲緩兒慢慢可以行動,內心感受正常,生活上的認知、感官能力及運動能力等都會有很大的進步。「對遲緩兒放任不管不僅不會進步,還會一直退步。」林總幹事說。 

林錦川表示,伊甸園在實行此一專案最大的困難有:經費嚴重不足、專業人員的缺乏、台灣早期療育資源的不足、社會大眾觀念偏差以及政府本身通報系統不夠完善等方面。也希望藉由長期的努力,能慢慢教育社會大眾優生保健、早期預防治療的觀念;讓社會大眾彼此關心,建立一套完整的通報系統;及醫療資源遍及全省,把服務觀念推廣落實到每一個身心障礙者;還有,政府也能積極參與協助。 

「因為我本身也是一名身心障礙者,所以深深意識到早期療育的重要性,不僅可以提早獲得良好的生、心理輔導,以建立完整人格,減少對家庭及社會的依賴,更可減輕社會成本。與其讓他以後痛苦,為何不早點動手呢?」林總幹事激動的說。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