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珮帆、黃于庭/台北市報導】「有些人會想,為什麼我們一出門處處都有障礙,有時候你擺一個東西在騎樓,只是為了方便,但是有人就過不去了,你有想過還有其他人看不見或是坐輪椅嗎?」開拓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蔡淑芳,長期透過志工拍攝身障人士的影片,來提升大眾生活中處處有身障者需要幫助的意識。

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蔡淑芳,多年來前後擔任政府部門、網路公司和非營利組織的主管,由於她看到開拓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陳正然利用網路廣大傳播的特性,期盼能利用網路結合弱勢服務來傳達理念和故事,協助所有的非營利組織工作的精神,因而在一九九八年接下了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的工作。

「不完美才完美」影像紀實計畫從二○○八年三月起開始經營,利用部落格共同發表文章,將不同障礙別的孩子的故事以圖文方式呈現,或是邀請網友透過網路來鼓勵這些身障者的父母。今年比較特別的是,邀請了十八個提供身障服務的組織來「用影像說故事」,將每年母親節都會定期舉辦的「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的活動,改用影片的方式,陸續於今年五月在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上發表,希望透過影片讓大眾了解這些身心障礙者與自閉兒的故事。

開影像課程 讓組織說自己的故事

為了因應今年「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這個活動,特別為十八個非營利組織開辦了「影像製作技巧工作坊」,提供參與活動的組織成員一個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從一開始連拿相機都不會,學習如何拍攝、如何剪輯等技巧,以及如何規劃影片所呈現的故事架構,一直到能順利在五月將影片陸續發表出來。從今年三月至六月一共開了初階班、進階班、網路行銷工作坊等課程,邀請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企劃王建雄以及專業募款人駱安玲來為報名課程的組織成員上課。

開拓文教基金會的蔡執行長和參與志工一同籌備「不完美才完美」計畫

參與的組織發現故事由自己講會比請別人來拍更真實。「我們可以使用經費來請專業的攝影師和剪輯師來幫身障者拍攝影片,但是我們不那麼做」蔡執行長談到,若是請外面的人來長期拍攝將會遇到溝通上和執行上的困難,由於十八個非營利組織裡的志工夥伴,因為經常向這些身障家庭寒暄問暖,與受訪的家庭、身障人士非常親近,因此在徵求他們同意拍攝影片時較為容易。

社工拍照上傳 饅頭訂單湧入

在影像製作技巧工作坊開辦過程中,參與其中的台北市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的社工,分享許多自己拍攝的經驗。像是他們以組織裡面的「愛肯饅頭」為主題,透過攝影老師教他們的課程中談到「若是看到適合的影像就可以拍照記錄」,保存了珍貴的自閉兒照片。

「愛肯饅頭」讓自閉症兒童製作饅頭,藉此來規劃自閉症兒童的生活;有一陣子沒有訂單,為了保持饅頭新鮮,若是沒有訂單就不會將饅頭做起來放,但是有一個大孩子拿著鍋子喊著說:「我要做饅頭…我要做饅頭…」,在旁邊的老師安撫:「可是沒有訂單要怎麼做?」社工們看到大孩子的表情就將它拍下來,並且把照片放到臉書上寫:「我想做饅頭,但是沒有訂單…」結果造成社會很大的迴響,訂單也隨之湧入。

母親罹患小腦萎縮症

另一個組織「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發表的影片《媽,我還能陪你走多久》,影片中的家庭因為母親過中年後罹患了小腦萎縮症,發病之後開始天天跌倒,在還沒去醫院時,兒子回家後常發現母親常常身上多處傷口,有的腫起來,有的流血,經常要掛急診,兒子說:「看得很不捨」。母親在還可以說話時,還曾經對兒子說等她好起來要跟兒子一起當志工,但是小腦萎縮症目前無藥可醫。

影片中提到「全台灣保守估計有二千多名患者,多為家族遺傳。發病通常在青壯年時,照顧的重擔與經濟壓力幾乎擊垮整個家……」小腦萎縮症家庭中,照顧者多為媽媽;但媽媽可能也是病友。許多同樣家庭的照顧者,每天都是處在高度壓力下。病友協會剛好在母親節活動其間,透過影像來陳述社會角落的故事,期望能夠喚起社會大眾對小腦萎縮症家庭的關心。

推動計畫遇到的各種困難

活動發起初期,這些參與的身障服務組織成員都很焦慮,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的Webcast節目,就曾經訪問到參與者之一的台北市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執行長柯白珊,她說「一開始覺得很困難,要怎麼樣在短短三分鐘之內交代一個故事?不可能吧。」但是實際參與計畫中開辦的課程之後,才發現其實困難是可以一一克服的。

這些非營利組織提供的是社會服務,因此用人相當精簡,平常就是一個人做兩個人的工作,此時還需要由各個組織推派一、兩位自願學習的成員,並且完成這項對他們來說不可能的任務。「在進行工作訪的課程中,最困難的點就是要如何支持大家。」蔡執行長提到,參與的成員因時間配合困難,以及沒有拍攝經驗與技巧而感到焦慮等原因,使得開拓文教基金會的工作同仁,必須在活動過程中,不停地給他們鼓勵和心理建設、不時地督促他們影片的製作進度。

其中一位參與影片製作技巧工作坊的身障服務推展協會蔡淑如秘書長表示:「我是從零開始學到可以拍攝、製作影片,和另一位工作同仁一起構思影片的架構,並且討論要選擇哪些家長和小孩為拍攝對象。」她表示技術層面是較容易學習的,學員們會不斷地向老師請益、提出問題,而構思影片的架構才是較困難的,這部分也由老師提供自己的意見,學員們參考後再自己規劃敘事架構。她認為這個課程對她帶來的正面影響是可以將自己與同仁共同攝製的影片成品播放給義工看,讓他們了解自己為這些身障家庭服務的價值與意義,將影片放上網路平台可以將這份感動傳遞下去。

身障影片 提升大眾關懷意識

參與「不完美才完美」影像紀實計畫的樂山教養院社工吳長霖先生說:「我們很久之前就知道這個計畫了。」吳長霖說,今年有機會參加計畫,並且能夠與其他十多個社福團體一起串聯、共同推廣,是很棒的一件事。「藉由影片傳達家庭照顧者默默的付出與關愛,獲得很棒的回響。」他認為單獨一個社福團體,很難有效推廣,讓更多人知道有一群人很願意協助需要幫助的人,藉由這個計畫,在網路平台上與其他社福團體結合,形成一股更大的力量。

工作坊帶給志工及蔡淑芳最大的收穫是,除了感受到志工們團結力量很偉大之外,另一個則是你不需要對著大眾說「請捐錢給我」,這些沒有募款台詞的影片,讓大眾有感覺了,他們就會主動來詢問,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許多參與計畫的非營利組織都因為影片而得到了這樣的回饋。「不完美才完美」拍攝一系列的影片想要做的,並非想達到大眾看了影片就立即想要去捐款,而是提升社會大眾關懷身障人士的意識。「這個社會上除了你、我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的身障人士在不同的處境下,很努力的生活著。」蔡執行長強調,你光是意識、知道這件事,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延伸閱讀

不完美才完美臉書粉絲頁

Peopo公民新聞:不完美才完美專題

開拓文教基金會

傳播的力量來自於真實的故事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報導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