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雨涵報導】一九九三年,兩岸三通問題尚未明朗時期,在台灣有一位畫家憑著自身的天份與努力,以一介畫家的姿態打通兩岸的文化脈絡,以畫會友在台海兩岸及亞洲地區進行文化外交,身為首位在中國開設個人展的台灣畫家,重意境捨寫實的畫風深深的影響了中國的畫家,並進而看齊,這位備受中國學習、推崇的畫家,就是亞洲水彩畫聯盟的發起人之一─陳忠藏。

陳忠藏美術館成立於一九九七年,位於宜蘭冬山鄉的小城鎮中,在周遭山明水秀的景色映襯下,帶有現代感與獨創性的建築風格,爲冬山河附近注入一股活力,美術館的構思設計來源為陳忠藏本人,整體景觀以方型為主,圓形為輔,將空間遠近感呈現出來。

全棟為四層樓建築,一、二層為主要展示的空間,收藏陳忠藏近期的創作,在一樓更設置沙發、茶具,使得來參觀的人不但可以看藝術,也有機會跟陳忠藏聊藝術,二樓盡頭的小房間中,放了陳忠藏藝術生涯中所得的獎項及與各國畫家來往的書信收藏等,如果有機會進入一看,一定會對陳忠藏的熱情所驚訝與感動,三、四樓為陳忠藏的住家,平時從國外旅行回來後便在自家中創作,對於藝術的熱誠至今未曾稍減。

出生於一九三八年,在宜蘭縣羅東鎮長大的陳忠藏,中小學時代喜好運動,是田徑與體操選手,也因為母親美術細胞的遺傳而熱愛美術,對於書法的臨摹撰寫也頗有研究,在成長過程中並無受到太多的指導,無師自通,靠著不斷的練習而有深厚的美術造詣,不但是國內外著名畫家,同時更兼具書法家、雕塑家的身分,陳忠藏說:「寫字是畫畫的根本。」因此,可以從他的畫中看出書法的筆觸,不斷作畫也相對的使書法進步,而雕塑對於空間、立體的概念與處理則同時反映在繪畫與書法當中,這三者相輔相成,更使得陳忠藏的藝術之路走得比別人更多元、更寬廣。

從學校畢業後,陳忠藏選擇當美術老師作為自己的職業,期間更是不停的創作,直到一九七八年應邀出席中韓國際美術交流展,以「蘭陽夜雨」一畫備受重視與肯定,自此開展個人國際藝術的視野,之後每年均在韓國、日本等地參展,並獲得多方好評,一九九三年更應邀請於湖南師大美術館、南京江蘇省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開設三省巡迴畫展,並舉行座談會與講座,對於兩岸藝術文化上的交流很有助益。

浙江大學教授杜高杰曾在藝文刊物中評論:「他像寫字一樣來畫畫,使畫顯得異常自由、洗鍊,充分表現自我。」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陳玉忠也提到:「他的作品很動情-色彩、造型、用筆都是為了寄託感情,有中國畫的大寫意味,做到了以一當十、言簡易賅,極概括、豪放。」而對於自己的畫作,陳忠藏表示自己不追求光影效果,只是強調造型、色彩、明度和彩度,並將景物所帶給自身的感受重新自我體悟一般,再將其畫出,因此,相較於傳統要求要畫得真、畫得像,自然有所出入,也才會對中國畫界掀起這麼大的風潮。

因為畫作所引起的迴響,陳忠藏於一九九八年三月及一九九九年四月應聘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授課過程中將中國以往重視畫作與實物相似程度的講究觀念扭轉,於是,以前只有畫得跟照片照出來一樣真的作品才有機會得獎,現在則是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畫家,走出相似度的框架,學習以自身感受為出發點的寫意畫作,能夠在競賽中獲獎的也不再只是精緻到不能再精緻的摹本畫,而是更能展現出畫家熱情與性格的印象畫,為中國畫界掀起一股新意。

因為時常舉辦亞洲交流的聯盟畫展,陳忠藏結識了許多畫家朋友,期間書信的往來更是使得現在家中的信件裝了三箱仍不足,由於自己結識的國外畫家很多,因此也會引薦給國內其他畫友認識,以做交流,除此之外,陳忠藏也經常利用往返各地的機會收集當地特有的雕塑品,以及石頭作為收藏,也爲自己的遊歷經驗做見證,陳忠藏說:「別人是用日記本寫日記,而我是用這些東西(雕塑、石頭)來紀錄我的藝術人生及生活點滴。」

成立至今,只能用自己退休後的財產辛苦經營,因為設置的地點偏遠,因此來參觀的人數不多,但憑著文化藝術推廣的熱誠,也只能賠錢繼續經營下去,陳忠藏說當初成立美術館就是為了對自己的藝術生涯做一個整理,同時也對社會做一個回饋,因此,即使這條路辛苦難走,也會繼續下去,除了設置自己的美術館,陳忠藏也擔任宜蘭縣政府公共藝術的評審委員、美術學會顧問、藝文諮詢委員等,爲宜蘭的文化推廣盡力,不過因為宜蘭的地區太大所以沒辦法深入到每個角落,對於未來,陳忠藏仍想繼續的創作,並持續促使亞洲藝術的交流,使得亞洲藝術能與歐美悠久的歷史相及,並保有自身的風格,開創水彩畫新局面。

延伸閱讀:

陳忠藏美術館

地址:宜蘭縣冬山鄉得安路30之10號

電話:039611303

入館酌收50元清潔費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