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雅暖/生命力報導】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乳癌防治組組長張玉梅說:「當我知道自己得了乳癌後,真希望醫生幫我打一針,讓我永遠不要醒來算了。」在台灣,每天有超過十名的婦女罹患乳癌,高居婦女癌症的第二位。許多婦女知道自己得了乳癌後,總是怨天尤人、自暴自棄,甚至會有輕生的念頭。

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乳癌患者找不到諮詢的管道,和可以抒發焦慮的對象,於是民國八十三年五月第一期開懷保健班就這樣因應而生,希望以服務乳癌患者為目的,以人為本的提供身心靈整體照顧,用同理心去傾聽她們的聲音,協助她們手術後早日走出陰霾。

開懷保健班一年會開五個梯次,分別是在每年的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和十一月,到今年的三月為止,已經有四十期的歷史。一期的課程約有九個小時,分成三天來進行,參加的對象以乳癌手術後一年內的新病友為主。課程完全免費,只是在第一天上課會酌收保證金,等到最後一天時還是會全數退回。張玉梅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鼓勵學員不要缺席,這個課這麼好,不上完太可惜了。」

在三天的課程裡,可分為身體和心理兩大方面的重建。關於身體的課程有:自我照顧須知、如何增強免疫力、運動和飲食等,尤其是在飲食方面。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良娟說,很多乳癌病友總是常被警告什麼不能吃,什麼一定要吃,再加上做完化療後的食慾不振,最後反而變得不知道要吃什麼好,所以飲食的課程就是要教導病友正確的觀念,不但要吃的健康也要吃的快樂。

心理方面有新進病友的自我介紹、資深病友的經驗分享和前耕莘醫院醫科主任院牧關懷員沈承昭修女所講述的心理調適的課程。在最後一天還有氣功運動班,因為在切除乳房和拿掉淋巴後,手臂容易痠痛,氣功運動可以幫助病友手術後的復健,以減少身體上的不適。另外也有配帶義乳的課程,協助手術後乳癌病友身體形象的重建,以恢復自信。

張玉梅表示,很多人在得病後都會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倒楣,好不容易聽從醫生指示開完刀後,醫院卻無法提供太多術後的衛教課程,病人不知道何去何從的情況下,很容易感到徬徨、不安甚至憤怒。因此,開懷保健班的目的就是希望讓參加的乳癌患者有歸屬感。張玉梅說:「要讓她們覺得這裡的人都是同一國的,這樣她們才能真的敞開心胸。」

一位第二期的資深病友在課程中開朗地表示,她很感謝老天爺讓她生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病,因為乳癌這種疾病在社會中不至於被忽略,國內外有很多乳癌的研究正在進行,從以前必須切除大片胸肌到現在可以局部切除,藥物和科技一天比一天進步,說不定哪天又會出現新療法。而且在罹患乳癌後,她開始放慢腳步,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和態度,她覺得最重要的是,要先自己走出來。

張玉梅回想有個令她難忘的病友,這位病友在切除乳房後得了憂鬱症,每天總是哭哭啼啼地鬧著要自殺,參加了開懷保健班後,一直到現在還會每個禮拜和同期學員一起作氣功、爬山,完全看不出當初消沉的模樣。張玉梅說:「這也是我們最感到欣慰的。」

罹患乳癌已經是第十一年的張玉梅,在經驗分享的課程上,她開玩笑地說,「我都能活這麼久了,你們不要擔心啦!」但是她也語重心長地說,生命的長短不重要,品質才是最重要,上帝要你得乳癌就是要你停下腳步,多用心去關懷週遭的人事物,不要輕易浪費生命。正如同執行長陳良娟所說的:「上帝雖然將你關閉了一扇門,但卻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