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阮怡瑜報導】「只要想到在柬埔寨的孩子們親切的叫我們一聲『老師!』的神情,所有的辛苦都值的了,這些孩子值得讓我們為他們付出。」去年四月才進入「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工作的金胥棣神情堅定的道出她對這份工作的執著。

東吳社工系畢業的金胥棣,從學生時代就對自己未來要投入社會工作抱著堅定的意志,畢業後,因緣際會的接觸到在中南半島為華人難民提供文教資助的「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當時「知風草」剛好也有職務的空缺,在和理事長楊蔚齡的一番懇談之後,滿懷著熱情的金胥棣感動的告訴自己,這份工作正是自己所想要的,誠如楊蔚齡理事長告訴她的,「這份工作只憑著熱情和感動是不夠的」,金胥棣明白自己將要面對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成立的時間很短,所有的工作都在起步期,而柬埔寨更是一個她未曾親身接觸的國家,但她仍決定接受這樣的一個挑戰。

進入「知風草」後,金胥棣曾和另外兩位女同事一起到柬埔寨兩個多月,幫忙處理一些協會在當地的工作,「到了柬埔寨後,這個國家帶給我內心很大的衝擊,在首都金邊的街上,你隨時都可以看到衣衫襤褸的人衝過來像你要錢,他們有的是小哥哥背著比自己更小的弟弟,或是肢體殘障的人。」 

雖然對柬埔寨人民的生活情況感到驚愕,但在提到當地華人村落的孩子時,金胥棣的神情和語氣帶著更多的疼惜與不捨;位在寮國與越南邊境的光華學校,帶給她的印象最深刻的,雖然那裡只是一個住了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當地的交通及物之資也非常匱乏,但在金胥棣的心中,那裡卻是個世外桃源。「我們到村當地時,發現村中有一間在當地來說算是很不錯的房屋,一問之下,才知道屋主是一個獨自撫養三個年幼孩子的寡婦,村中的人為了幫助她們一家四口,大家湊了錢幫他們蓋了一間可以擋風遮雨的房子,讓他們不至居無定所。」

「學校開學的那一天,寡婦十二歲的兒子遲到了一段時間才來,來的時候褲管都還捲著,原來他天還沒亮就趕到溪裡去捕魚,以貼補家用,時間到了才匆匆趕來上課。看著他,我心中覺得好不捨,好心疼,同樣是十二歲的年紀,臺灣的孩子豐衣足食,接受國民義務教育;但這裡的孩子為了唸書往往要付出更多,在困苦的環境中,很多孩子仍是渴望著接受教育。」

進入「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雖然不到一年的時間,但金胥棣學到了很多,也更明白在社會工作中,實際的服務經驗很重要,但專業知識與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國內目前的國際人道救援工作還有許多的發展空間,因此她也希望有機會可以到國外進修,以學得更多相關知識,來投入自己所熱愛的社會工作,「在這裡,我明白了自己的渺小與不足,但我從沒後悔進入『知風草』。」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