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詩筑/生命力報導】現年四十七歲的賴東瑩,是二〇〇四年世界輪椅撞球錦標賽國家代表隊,在錦標賽時獲得第五名的殊榮;他同時也是台灣槌球界的常勝軍,家裡擺滿了一個櫥窗的獎盃和獎牌;他是一個專業攝影師,從事拍照、沖洗相片的工作;他是苗栗地區殘障協會的創辦先驅之一,也是殘障協會第一、二屆的常務理事;他是一個小兒麻痺症患者。

 賴東瑩說,他在十個月大的時候就得到了小兒麻痺症,兩隻腳不一樣長,且雙腳無力,所以走路很慢,從小就被人家說「跛腳仔」。他說別人不需要怎麼嘲笑他,光是一句「跛腳仔」就足以把他打入深淵了。 賴東瑩笑說,從小那些故意笑他的人,如果跑得不夠快,「就不要被我抓到」,因為雙腳無力,可能因為補償作用,所以手的力氣比較大,「只要被我抓到,通常跑不掉,一定被我痛扁一頓」。

回憶起當年,他因為家裡窮,所以國中畢業後就去就業。即使在工作時遭受別人異樣的眼光,他還是告訴自己,不要去管別人說什麼,「如果人家說的是好話,就把它記起來,如果人家說不好聽的就不要聽」,他就是這樣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來面對這個社會對他的評價和眼光,他也告訴自己,「雖然我慢是慢,可是我還是會到達終點」。

賴東瑩認為如果想要走出自己人生的路,應先學一技之長,他覺得在電子加工廠裡上班,實在不是長久之計,所以他走向了自己的興趣,從攝影學徒開始做起。學了兩年,直到老闆說他可以去創業了,便自己頂下一家攝影沙龍來經營,且一人當兩人用,負責兩家相館的沖印工作業務。

賴東瑩有感於當時很少殘障人士敢出門上街,但是他認為「只要自己想開了,就不用去怕旁人的眼光」,所以成立了殘障協會。當年他才二十多歲,賴東瑩說他和幾個朋友決意要發起成立殘障協會,串聯整個台灣省的殘障機構和組織,來和政府爭取殘障朋友應該得到的權益和福利,像是勞健保、殘障低收入戶的補助、牌照稅的免稅、或是如殘障車位等,這些都是團結整個組織跟中央爭取到的成果。

創辦殘障協會的過程中,最困難的莫過於找到其他殘障病友的資料,政府單位不願意透漏其他殘障人士的資料,一般的殘障病友也不常出門,所以賴東瑩就想到了發新聞稿這個方法。他笑說「因為民國六十九年到七十三年間的苗栗地區新聞照片都是我在洗的,所以跟新聞記者很熟」,他便自己撰寫一篇新聞稿,託各報的記者們一定要幫他把這條新聞發出去,後來社會局的人馬上打電話來通知這些籌備殘障協會的人士,不管要查什麼資料社會局都可以提供,「桌子、茶水、資料都疊好了,讓我們慢慢抄,資料堆太高的他們還會幫忙拿下來」。

不管是槌球還是撞球,這些運動賴東瑩都十分拿手。「撞球,我年輕的時候就會了」,他的撞球球友認為賴東瑩可能對球類運動比較有概念,一直鼓勵他來玩槌球,一九九五年全國槌球比賽,他第一次參賽,就和他的隊友一舉拿下全國冠軍,到現在,他還是常常隨著比賽,征戰南北,有出賽幾乎都會抱獎盃回來,他笑稱「很多隊伍聽到苗栗隊就腿軟啦,像拿雞蛋碰石頭一樣」。

賴東瑩認為人生平平淡淡的過就是一種幸福。最感謝家裡人的關懷,他感念的說:「實在是慶幸。」雖然父母親沒有讀過書,但他們從小就鼓勵賴東瑩說「不要讓人家看不起就好了」,對父母實在是只有感謝,他說「感謝的話不用多,實際行動才是最實在的,我願意用這輩子來陪伴他們,平常多跟他們聊聊天呀」。 由於自己身體的缺陷,他也常教育自己的孩子,多體諒一下殘障朋友,「你希望人家怎麼樣對爸爸,爸爸就希望你怎樣對人家」,將心比心,他笑談,最起碼現在我的小孩不會去討厭或是歧視其他的殘障朋友。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