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乃文/台北報導】位於大安區與中正區交界的華光社區,近期政府提出「台北華爾街」的想法,欲拆除社區進行都市更新,為了繼續保留華光社區,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碩士生蔡敏真企劃露天巷弄電影院,想藉由放映活動,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也試圖凝聚社區居民的感情。

華光社區居民走上街頭,藉由遊行示威以及行動劇的方法,來表達他們對於拆除的不滿,希望政府能聽到他們的聲音,不要讓他們變成無家可歸的一群人,行動劇的部分主要就是在陳述在華光社區的居民從「寄殼蝸牛」,變成了「剝殼蝸牛」,也就是財團與有關單位試圖敲碎他們的殼,把居民趕出家園。

蔡敏真在報紙新聞上看到有關華光社區抗爭的報導,於是開始從事「從都市貧窮空間談視覺治理」的研究,深入社區進行參與觀察、並且長期扎根社區進行深度訪談。她說「當初是為了碩士論文研究進去,但一路走到現在是始料未及的事情,研究不再只是為了研究。」長時間的研究也使得蔡敏真與居民之間產生了濃厚、無法切割的感情。

蔡敏真說露天電影院的想法其實是源自於樂生療養院,他們同樣也是使用電影的放映來吸引大家的目光,使群眾更重視他們所面臨的要被拆除的議題,希望當地居民能有個對外的開放窗口,來傳達他們不想被拆除的想法。

露天電影院在徵求當地居民同意並且討論後於二○○九年開始放映,第一次放的是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後來也試著放過《梁山伯與祝英台》,受到當地居民的好評,因此他們在電影的選擇上,也盡量選一些比較符合當地居民年紀的電影,因為電影是這群居民的集體回憶。蔡敏真也提到很多老人家都很期待電影的播放,會特別從家裡走過來問電影何時開演,也有居民會把握機會趁放電影的時間來辦公室詢問社區事務。另外她在未來嘗試能播放像是「我家住在康樂里」或是樂生相關的紀錄片,希望讓居民理解其他社區的抗爭與現況,讓他們知道並不是孤立無援的。

蔡敏真也提到雖然露天電影院在某方面來說,確實凝聚的社區居民彼此間的感情,但是卻很難改變當地居民與社會大眾對於華光社區的想法,由於電影會仍屬於社區活動,因此規模較小,影響力無法有效擴散,如果要辦規模比較大的需要考量經費、動員與持續性問題,但是目前有大安社區大學文史班的協助,所以在這方面可能也會有更好的進展。另外也提到這次的研究讓她發現了,像是在台灣社會很普遍的無殼蝸牛,這類的居住權議題。

雖然政府對於當地居民並沒有任何的說法,在想法上也沒有任何的改變,仍會實施都市更新,進行金融旗艦計畫,但是蔡敏真與華光社區的居民,在未來也會繼續持續露天電影會的放映,此外也會藉由其他活動,像是遊行等將想法傳達給政府。

認識華光社區。胡乃文/製作

延伸閱讀

台北市華光社區部落格

華光社區 台北華爾街背後的故事

華光社區活動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