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如斐、許資旻/台中市報導】一個個專注的臉孔,和沒有停歇過的雙手,走進蒙恩烘焙坊,一個整潔明亮的工作環境,感覺得到聽障工作者投注在工作上的用心,也看的到他們俐落不拖泥帶水的工作效率,但空氣卻安靜得只剩機器的運轉聲,這是安靜的力量。蒙恩聽障烘焙坊為聽障者塑造一個全手語溝通的工作環境,由聽障者生產產品,再透過網路和團體訂購販賣,潘信宏說,「我們改變環境,他就沒有障礙」,當這群人有辦法使用手語溝通,他們的工作模式其實也就像一般聽人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P-Y–dz9g

從溝通開始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牧師潘信宏投入位於台中縣東勢的災後重建工作,而在協助災民重建過程中,潘信宏發現有一群高齡的聽障人士,他們無法表達需要的幫助,也不懂重建相關法令,無法為自身爭取應有的權益,且這群高齡聽障者,有多達一半是不識字也不悉手語的。潘信宏表示,當初本來想將這群高齡聽障者轉介給聽障團體,但轉介不出去,因為對於聽障者的資源,不論是民間單位,政府的資源也大多集中在十八歲以下。

當時面對這樣的情況,潘信宏說,「但聽障的人口裡面,有百分之八十五是超過四十五歲的,所以等於聽障人口中,有很大一群人是沒有被照顧的」,因此就在救災重建工作進行三年後,潘信宏於二〇〇二年成立「台中縣聽障生活無障礙發展協會」,也是全國第一個為成人聽障全人服務的協會。

這群在東勢的高齡聽障者,有超過一半是屬於沒有語言的聽障,又稱「肢語族」,也就是使用肢體語言的聽障人士,潘信宏說,「因為要教導任何技藝,都需要用語言當媒介,但他們並沒有一個能夠溝通的語言,沒辦法學習任何的技能」,所以要發展他們的謀生能力,第一步,就是要先教這群聽障者「識字」,讓他們學習手語,「至少要賦予他們一個語言」。當時協會開了一個「啟蒙班」傳授手語,大約花了一年半的時間,這群肢語族已經可以簡單溝通,也能夠用手語傳授他們知識,和日常生活的倫理、禮儀。而在當時剛好得知有一位聽障麵包師傅,於是協會就請這位師傅來教這群聽障者做麵包,用手語傳授烘焙技術。然而,又再經過一年半,這群聽障者學會了麵包烘焙技術,前後總共費時三年的時間,協會於西元二〇〇五年成立蒙恩聽障烘焙坊,建立一個全手語溝通的工作環境。

在蒙恩聽障烘焙坊工作的員工,認真地製作糕餅。

圓夢計畫 圓一個工作的夢

目前蒙恩烘焙坊的營運方式,除了經營網路商店,政府機關,或是學校團體辦活動也會向蒙恩訂購西點餐盒。蒙恩也有登記在內政部的「優先採購平台」內,根據政府的「優先採購法」規定,政府部門在採購項目中,若該項目有被身障團體所生產,其中必須有百分之五以上要向身障團體購買,所以蒙恩也會有這方面的訂單來源。

蒙恩透過網路商店的方式販賣商品,然而為了增加訂購率,在行銷方面,蒙恩推出了「圓夢計畫」,也就是要圓這群聽障朋友工作的夢,圓他們自己養活自己的夢。圓夢計畫邀請大家一個月用一百塊買蒙恩的產品,潘信宏說「這不是捐款,就像大家平常會買糖果餅乾一樣,是希望改變大家的購買習慣」,以單位為主,十個人以上一起訂購,可能是學校團體,或者是公司機構、一次以一年為周期,也就是每個人一次繳一千二百元,蒙恩就會每個月寄送餅乾至該單位,為期一年;若訂購單位是學校,則是以學期為單位,一次繳四百元,訂購四個月。而這樣的好處是,蒙恩可以計劃生產,確保訂單數量和收入來源。

圓夢計畫有一個規則,那就是每個月配送的餅乾口味由蒙恩決定,而蒙恩也幾乎每個月都會開發新的產品,潘信宏說「有訂購者跟我們反映,每個月開餅乾就好像開禮物一樣」,訂購者會期待這個月又是什麼新口味,這樣的方式對於他們來說是很新奇的。

圓夢計畫在實施第一年的年底就已達到超過一千位的訂戶,但成長的速度緩慢,經過九年實行至今,目前訂戶全省約三千多位,其中有很多是「老訂戶」,也就是每年期滿又續訂的,而蒙恩的目標是希望能夠達到五千位,因為這樣才能穩定的維持整個計畫的運作,讓整個圓夢計畫能夠長久執行。

安靜的力量

在蒙恩烘焙坊的工作室裡,焦點會很容易的就聚焦在那些認真專注的聽障工作者上,這也是潘信宏強調的,聽障工作者的優勢,「他們在做事的時候就沒辦法再使用手語,不像我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聊天,所以他們做事情其實是非常專注的」,而蒙恩就是創造一個環境,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這些聽障者其實就和一般人一樣,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談到這群聽障者在進入蒙恩之後的改變,潘信宏說,「他們心開了,因為以前到處被否定,所以都很封閉,但在這裡受到肯定」,無論是在知識上,技術上的成長,自信心增加,也在工作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延伸閱讀

蒙恩聽障烘焙坊官網

社團法人台中縣聽障生活無障礙發展協會網站

社團法人台中縣聽障生活無障礙發展協會部落格

關鍵評論網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