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詩筑/生命力報導】雖然電視新聞常常會出現有關勞工受傷甚至喪命的工安事件,但是仍然有許多勞工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可能會面臨到職業災害的問題,一直要到職業傷病找上自己時,才赫然發現求助無門。現在,有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在為職業傷病患者們服務。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職業災害組的社工員韋珊提到,新事與北台灣許多醫院例如台大醫院、長庚醫院等合作,當收到醫院通報或是政府單位的轉介時,新事會開始介入服務輔導職災勞工。在輔導職災患者的心理層面部份,韋珊說,新事約二到三個月會舉辦一次活動,邀請職災朋友來參與分享經驗,每一次會應個案需求來訂定主題,並有心理輔導師在旁邊輔導。

韋珊也說,在她的經驗裡,個案的信心重建是最為困難的部分。很多職災患者多會封閉自我,所以新事在這個部份也會配合家庭成員輔導,輔導的對象以受災勞工本身及主要照顧者為主,他們會替個案擬定「職業重建計畫」,透過面對面的深度訪談、與個案建立關係後進行電話訪談,之後可以依個案的情形適時調整重建計畫的內容。她說,擬定計畫後,這樣可以讓勞工們有比較明確的目標來進行輔導,但韋珊不諱言,「找到工作,受災勞工的信心恢復最快」。

職業災害有兩大類,一個是職業傷害,另一項是職業病。職業傷害大多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因為操作機器時受傷、截肢等,都算是職業傷害。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郭育良說,職業病比較難以界定,是因為工作環境與疾病之間的因果關係不明,除非可以很明確的知道工作環境裡的什麼物質引起了疾病,例如鉛中毒的話,因為症狀明顯,可以馬上對症下藥,讓病患接受治療。但有些個案,如果勞工無法準確描述工作環境裡可能接觸到的化學物質,醫生可能就無法進行判定是否因為接觸到某些外學物質,然後進行治療。

郭育良提到,有些職業傷病除了當下治療之外,是需要休息的,例如,他有案例因為暴露在化學物質下,得到肝炎,他就會建議患者可以以工傷假的方式來請假治療,並利用勞保而非健保來看診,這樣一次看診只需要付約一百元,不需要額外的花費。當然也有個案除了治療、休息之外,還需要復建的,郭育良建議,這部份可以使用勞保來看診,減輕勞工的金錢負擔。

建立勞動安全的概念及推動職災救護的機制也是十分重要的。郭育良說,他遇到一個病例是一位罹患小兒麻痺的裁縫工,在工作時摔斷了健全的那一條腿,但因為不了解復健的重要性,導致傷腳萎縮,從此無法回復原來的工作能力。郭育良說,「遭受到職業災害時,要越早處理、早點就醫、早點復健,才可以恢復工作能力並回到工作上」。

現在政府有在各大醫院推動職業傷病的診治機制,其中除了台大、榮總外,預計還有林口長庚醫院、中國醫藥學院、彰化基督教醫院、成大醫院、高醫及慈濟醫院等將投入這個領域,為勞工服務。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