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embed/zDiUgpRgxyg
【记者董博尹、冯安华/新北市报导】谈笑之际,林靖岚注视的不是对方的眼睛,而是嘴巴;动静之间,音乐的节拍不是传自音响,而是脚底板。她是一位新娘秘书、听障舞者、全球选美冠军。天生的中度听障,不但没有成为林靖岚的障碍,反倒成为她表演的最大动力,「我希望透过舞团的表演收入,能帮团员买到更好的助听器。」
用脚听音乐 手语比天下
林靖岚天生失聪,身体又不好,其母身为国标舞专业教练,以强身健体为由,要求她加入舞蹈班学习。因此,从小一开始,林靖岚便在知名舞蹈老师欧阳慧珍门下习舞,练就一身好舞功。但因无法清楚听到音乐的节拍,她从小便是靠着模仿别人的动作来学习;大学之后,林靖岚发现在音响播放音乐的同时,地板传有微弱的震动,她从此透过地板的震波「踩」出节奏。
虽然从小就戴着助听器,但在与人交谈时,林靖岚还是习惯依对方的唇形,来解读其意。正是此因,使她在求学阶段饱受听障之苦。从小学开始,她读唇语的速度便赶不上老师讲话的速度,问旁边同学老师刚刚讲什么时,同学又表现不耐烦的态度;后来逐渐也怯于询问,林靖岚干脆回家后请母亲致电老师,询问稍早在班上公布的重要事项。
林靖岚表示,如果台湾的手语教学更普及的话,自己的童年就不会有这种阴影了。她指出,她也是在国外演出时,与各国听障的表演者以手语交流后,才有这种体会,「我不会讲英文,但跟那些外国人沟通,却比跟台湾人聊天来的容易。」
她进一步批评,在台湾,听障儿童的家长有一种迷思,明明是耳朵听不见,为什么却不肯用嘴巴说话?这些家长怕孩子因使用手语而被歧视,进而禁止手语的使用。但事实是,「用手语说话并不丢脸,反而能让我们听见更多的声音」,而现在舞团大部份的团员,正是林靖岚在担任手语营志工时所认识的朋友。
听不见的舞团 却有停不住的关怀
林靖岚除开设舞蹈班教听障小朋友跳舞之外,也号召在手语营担任志工的听障朋友共组舞团。该舞团曾多次受邀于国际艺术节演出,她自己更凭借着出色的舞蹈才艺,荣摘今年世界听障选美的后冠;国内方面,也巡演于各大公益活动、学校、看守所与听障运动赛事。而刚从法国艺术节返台的林靖岚,正积极为由舞团首次主办的公演「月芽计画」募资。她强调,「我要让别人看见我们听不到的问题」,并藉由演出的酬劳来补助听障小朋友学舞的学费。
自我要求甚高的林靖岚,面对团员练习时散漫的态度,还是会严词责骂。「你干嘛来这边浪漫大家的时间?」她表示,跳错了不要紧,但她不能接受团员练习时抱有随随便便的心态。
林靖岚黯然表示,台湾市面上贩售的助听器,一支造价约莫四到五万元,若是两耳失聪的人,就要负担约十万元的辅具费;而政府两耳才补助一万元的津贴,根本是杯水车薪。她期许舞团的表演,不仅能贴补团员的辅具费,更要唤醒社会大众对听障者的关怀。
月亮的使者幼芽的希望
为了打造一个能给听障儿童健全成长的环境,林靖岚决定推出「月芽计画」,这也是其舞团首次自行筹办的表演。「月」,是月亮的象征,代指所有的听障人士,「芽」,则为幼儿的表象;「月芽计画」,就是一个培植听障儿童的愿景,借此唤醒社会大众对视障人士的关怀。
在林靖岚荣摘亚洲听障选美后冠时,其母就曾感叹地表示,这一切都不容易,看她一路辛苦地长大,有时也是蛮心疼的。当时林靖岚便决意,要为听障儿童的成长环境尽一分心力。她诚恳地呼吁社会大众,即使是一点点关心,对每一个听障小朋友而言,都是意义非凡的帮助。
延伸阅读
更多报导请看生命力新闻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