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韋奇宏生命力報導】

〈汪洋生機〉──親海不可得 水污魚群隔 

空氣品質如此,就連上天賦予的近海權利,當地居民也有所抱怨。「靠海吃海」的人,天性最樂觀,因為浴著海風、身付汪洋、眼觀浪花,再多的俗事都拋諸腦後。但自民國六十五年開港以來,當地居民就有一個感覺:台中港區是附近鄉鎮的一塊「割地」。

台中港區自大甲溪口至大肚溪口口近十八公里的海岸線幾乎全被劃為港埠用地,全是民眾不得自由出入的管制區,尤其對於台中港區大部份所在的清水鎮來說,當地居民若無「正當理由」,即不得任意接近。

現在,海渡正式動工興建,當地居民唯一僅存、建地周圍約三公里的海岸線又即將封鎖起來,屆時當地居民恐怕將「與海隔絕」,當地居民認為,為什麼原本住在海邊的人,如今到頭來卻喪失了天賦與海親近的權利?

尤其台中縣沿海居民長期以來就是過著「靠海吃海」的日子,但自從台中火力發電廠運轉以來,長期抽取海水冷卻、清洗燃煤機組,並直接排入海洋,造成附近海域水質污染嚴重,海水溫度估計至少上升九度,破壞魚蝦良好的生存環境,漁民的捕貨量漸漸減少。當地居民以前出海一晚,至少可以捕到十萬隻的魚苗,但現在連捕一百隻魚苗都有問題。以前鼎盛的「梧棲漁港」,現在就像夕陽落在台灣海峽上,已是日落西山。目前的魚貨量都是由嘉義東港運來,以往漁民、魚販、漁船、旅客聚集的熱鬧景象已不復見。

然而,居民抱怨、擔心的,還不是僅有這些而已。

〈濕地危機〉──海渡運轉時 「高美」恐消失n

當初台中火力發電廠設廠,造成了當年亞洲四大濕地之一,面積有三千公頃的大肚溪河口濕地目前正逐漸消失中。現在當地居民擔心的是,一旦海渡正式運轉,位於大甲溪出海口、海渡電廠緊鄰的「高美濕地」,很有可能步大肚溪河口的後塵,面臨消失的命運。

根據台中縣政府委託東海大學生物系教授林惠貞在八十六年,針對高美濕地所做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高美濕地面積雖只有三百公頃左右,是以前大肚溪河口濕地的十分之一,但其棲地相卻比大肚溪河口還豐富,有機質豐富、生態既多樣又獨特。此外,還擁有七十一科二百三十五種維管束植物、全台面積最大的「雲林莞草」以及世界僅存的「大安水蓑衣」。尤其底棲生物滋生,魚蝦繁盛,提供南來北往的候鳥一個聚集之地,種類高達三十三科一百二十二種,甚至還有黑面琵鷺、黑嘴鷗、魚鷹等珍稀鳥種。因此,高美濕地已經成為大肚溪口環境惡化之後,野鳥群聚休息的優先選擇。

正因為高美濕地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近幾年來已成為中部各級學校戶外教學的唯一場所,及自然生態的現成教材,因此,不但台中縣沿海居民,就連台中縣政府也表達反對海渡的設廠,以保護這顆「大甲溪口的明珠」。

當地居民認為,一旦海渡設廠在旁,施工時的污染問題,煤炭的運送儲存的污染問題、輸配電鐵塔必經由高美濕地而過,以及電廠排放出的污水、溫水等情形,這對於原就有廢棄物入侵灘地以及受到台中火力發電廠空氣、水污染等危機的高美濕地來說,無異是雪上加霜。

〈愛鄉意識〉──激情為代言 只為保家園 

「火力發電已不合乎現代能源趨勢」,楊子均說,台中港區民眾一定堅決反對海渡設廠。去年三月,清水鎮公所就曾對全鎮二萬多居民,針對海渡設廠做過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百分之八十三的民眾反對海渡設廠。而事實上,打從海渡打算在台中港區設廠之後,當地居民的抗爭便不斷上演,從台中港到環保署,從地方到中央,一群群長年與世無爭,只懂得種田、養豬的人們也走上街頭,到處陳情、抗議,只為了保護家園免於污染,為後世子孫留下一塊淨土。甚至,海渡所提出的回饋金,當地居民一文不取。

今年三月一日,即使場外有大批居民抗議,海渡仍然在台中港區正式舉行開工儀式。當地部份激動的青年一度釀起組「自衛隊」的念頭,但經楊子均的勸阻下,而暫時按捺下來。因為,目前海渡並未持續動工,而成停頓狀態,據楊子均表示,海渡面前正面臨財務吃緊狀況,無力支出高達三百七十五億元的投資,動工典禮只是儀式。目前,「反海渡設廠行動聯盟」正在等待時機,一旦海渡開始動工,當地居民一定反對到底。

「不同於核四,也不像濱南開發案,海渡事件不是國際事件,無法引起國人更大的注意力」,楊子均略顯無奈地表示。不過,當地居民反對海渡設廠的決心卻並未改變,並從中體認到,捍衛家園不能靠別人,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力量。在「反海渡設廠行動聯盟」的整合,並融入當地文史團體的力量下,目前當地一股的愛鄉意識似乎正默默地茁壯,隨時伺機而動。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