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峻廷、魏嘉葦/桃園縣報導】 有感於台灣社會青少年問題與日俱增,犯罪年齡層下降至國中、國小孩童,來自學校教育以及原生家庭的問題層出不窮,林雄堅牧師創立桃園縣愛鄰舍協會以及陪讀班,除了照顧孩子們的生活之外,也為他們補習上課,透過遊戲互動讓他們了解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模式,不僅端正他們的人格,也培養他們成為未來國家領袖。

深受啟發 正視兒少問題

林雄堅牧師夫婦於一九九一年從美國回到台灣。透過閱讀中國時報,林雄堅得知有一對夫婦,因為體認到兒童青少年的問題,於是將原先設立的補習班收了,並且把整棟大樓改建成青少年的中途之家,照顧沒有健全家庭的孩子們,從而深受感動。林雄堅也曾拜訪過他們,他說:「看到他們對於每個進入中途之家的孩子都很了解,如數家珍,並且認為照顧這些孩子是很有意義的事,這件事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

一九九八年白曉燕命案爆發,根據當時的新聞報導得知主嫌陳進興等人是因為在青少年時期的「黃金陪半年」缺乏妥善照顧,而導致日後的人格偏差,林雄堅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認為如果想要為社會做些有意義的事,那就要從兒童青少年開始著手,因此二○○二年三月,在一群志同道合的大學生志工的熱情籌備下,成立了桃園縣愛鄰舍協會,培育這些國中、國小的孩童成為未來世紀的領袖,而也因為任教於中原大學,因緣際會下認識許多大學生,漸漸的林雄堅便產生了請他們當家教,陪伴孩童的想法。

學生在下課後來到愛鄰舍,除了有志工的愛心陪伴,也有大學生幫忙輔導課業。

儘管過程受阻 仍舊勇往直前

然而剛開始因為還在摸索階段,不曉得要如何照顧國中、國小生,因此在面對孩子們情緒化的行為時,志工們也曾感到頭痛,但是只要一想到陪伴工作對於國家未來是有幫助的,就覺得許多的困難都不再是困難,因此原本被視為難以解決的問題也都迎刃而解。

曾經有位嚴重情緒障礙的國小男生,因為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還會打人,所以他只要去到哪個安親班,那邊的孩子就會退班,導致老闆還退錢拜託他別去,否則沒辦法繼續經營。這樣的一個孩子,即便在學校也是被邊緣化,所以父母很擔心,直到被送到陪讀班,透過志工們與他的互動和遊戲之後,情緒才慢慢趨於平緩,也漸漸的開始喜歡讀書。

對於孩子們的生活照顧,志工們也不遺餘力,考量到某些孩子因為缺乏原生家庭的照顧,單身的志工們便合租套房,讓有需要的孩子一起住,既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也能教導他們生活常規,進而達到端正品格的效果。

意外開啟合作 意料中改善社會

二○○二年愛鄰舍協會成立之初,一直都是在做國中課輔班,然而林雄堅表示,由於發現要端正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太慢,他便產生了將教育往下扎根的想法。正在苦惱不曉得該怎麼做的時候,愛鄰舍協會中的一位志工,將國中、國小生陪讀計畫的文宣發到仁和里里長辦公室,意外的開啟了合作的機緣。

「在二○一一年之前,我們沒有陪讀班,都是在做國中課輔班」林雄堅說,「沒想到里長也非常認同我們的理念,剛好他也想改變眷村舊有的風氣,於是就和我們一起成立了陪讀班,互利互惠。」透過陪伴的工作,為社會帶來正面的發展,一年來幫助了六千多位孩童,不僅減少青少年犯罪問題,也因為陪讀班的風氣,改善了眷村舊有的負面文化。

未來除了希望能解決原生家庭的問題,而成立寄宿學校的想法外,桃園縣愛鄰舍也開始注意老年人的需要,開始日間照顧班,期望在未來能把「兒童、青少年與老人」兩個領域結合在一起,變成一個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力的園區。

延伸閱讀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午安.希望」2013弱勢家庭兒童課後陪讀計畫

澳圖書館推“陪讀狗計劃” 幫助閱讀障礙兒童

新北市「育兒知識館」 伴讀從小做起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