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桂妗報導】「當時我在台北市立中興醫院當住院醫師,自己也有開診所,一天要看上百個病人,根本沒有什麼休息的時間,我又有抽煙的習慣,睡也睡不好,有一次感冒,我沒有好好的休息,於是引發了很嚴重的重篤呼吸症,呼吸困難,雖然自己是醫生,但當時的醫學對氣喘病並沒有多大的認識,也不重視,所以我根本不知道怎麼辦!只能聽天由命,順其自然了。」中華民國氣喘之友協會理事長柯逸郎說著他的故事。

當年的柯醫師,只有三十幾歲,正是人生中最顛峰忙碌的時刻,他卻背負著氣喘病這顆不定時炸彈,到處求醫,當時的柯醫師是靠注射類固醇而活下來的,這是針對相當重度的氣喘病人所使用的,一劑可以維持一個月的時間不發病,柯醫師以為找到了正確的治療方法了,沒想到在六個月後,他就倒下去了。「當時我在台北市立中興醫院當住院醫師,自己也有開診所,一天要看上百個病人,根本沒有什麼休息的時間,我又有抽煙的習慣,睡也睡不好,有一次感冒,我沒有好好的休息,於是引發了很嚴重的重篤呼吸症,呼吸困難,雖然自己是醫生,但當時的醫學對氣喘病並沒有多大的認識,也不重視,所以我根本不知道怎麼辦!只能聽天由命,順其自然了。」中華民國氣喘之友協會理事長柯逸郎說著他的故事。

柯醫師說:「注射或口服類固醇都會有很大的副作用的,因為連續的使用,我的身體承受不住,導致骨頭裡缺血性壞死,我不能走路,連站也站不住。」不過幸好柯醫師以前醫學院的同學從美國回來,是氣喘病的專家,於是便開始全方位的為柯醫師治療,當時改用的吸入型類固醇,是世界衛生組織在十年後才公佈是氣喘病最好及最安全的用藥方式,因為那是直接將類固醇吸入肺裡,對身體的其他器官不會有影響。

「這一段時間,我太太很照顧我,我固定每六個小時要吃一次藥,她就這樣不眠不休的陪著我,也許是累壞了她吧!後來她便去世了。」說起二十幾年前的這段往事,柯醫師還是不免心酸。

坐在輪椅上的柯醫師並沒有停止工作,他還是每天到診所看病人,可是不能站、不能過動的他,漸漸地無法勝任外科醫師的工作,他只好放棄了自己的專長,申請獎學金,到日本研修當時台灣尚不清楚的胃病等相關疾病,等於是從頭學起。

回國後,又受邀參加台灣家庭醫學學會的專科醫師,當他接觸到許多慢性病人時,才知道人性化、親切、有效果的治療,對病人才是最好的,也不免感慨過去自己曾經接受過許多錯誤的治療,不只是常常的用藥過量,甚至還有醫生把他的肺炎當成氣喘醫。因為這些過去,讓柯醫師這輩子有兩個心願,第一,義診,給更多人有了解自己身體狀況的機會,第二,要讓社會大眾重視氣喘病,給氣喘病患一個良好的醫療品質。

吸入性的物質常常是引起氣喘病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如果家裡有氣喘病患,在台灣,要注意的是,最重要的過敏原是家塵,其次是舊棉絮、草蓆、黴菌及蟑螂等,另外非過敏原像二手菸,或天氣變化較大的季節,如春夏之交,都會造成呼吸道的傷害,應該要儘量避免,可以免除氣喘發作或把症狀減至最低程度。

柯醫師表示,在氣喘病的預防,要注意遺傳和環境因子,所以,看醫生檢查是不錯的方法,因為有時候我們本身有雖過敏體質,但沒有發病,自己也不會知道,另外居家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太潮濕,要保持乾淨,避免過敏原,不要過度勞累及熬夜,少到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以防被傳染感冒而引發氣喘發作。

中華民國氣喘之友協會秘書陳佩伶表示,柯醫師非常熱心公益,經常去參加慈濟大愛所舉辦的義診,在協會裡常常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柯逸郎診所的護士蔡玉燕也說:「我在這裡工作已經十幾年了,來看病得很多都是老病人了,柯醫師看診很認真也很仔細,也會常常和病人聊天,他很風趣喔!」

柯醫師平常也喜歡聽聽音樂和寫作,他在「音響論壇」雜誌裡還有自己的寫作專欄,現在的醫學對氣喘病已經可以完全掌握了,而現在的他也可以把自己照顧的很好,他說:「人生就是不斷的學習,溫故而知新,不亦樂乎,把工作當藝術,要專業,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要把所有的一切,都藝術化,都變的不平凡,才會是有創意的人生。」

延伸閱讀

中華民國氣喘之友協會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