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戚凡真報導】張義賢是在種子學苑教授泰雅文化及野外求生課的老師,而他本身也是泰雅族,他說文化本身很難界定它的起源,若要徹底傳承原住民的文化,其實是件很難辦得到的事。因為原住民的文化現在只能以口語傳述或文物傳承的方式流傳下去,當弱勢文化受到優勢文化的侵略時,弱勢文化很容易因轉型成社會化而受到同化。

泰雅文化課程主要是學習泰雅族的傳統歌謠及舞蹈。張義賢表示,他想教導學生所有的泰雅族文化,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再加上有些傳統與現實社會環境不能相容,譬如說,手工織布,學生學習的意願不高;而母語課程缺乏實用價值,因此無法將這些原住民傳統文化的代表,安排成為課程的內容,但是透過這堂文化課程,至少能讓學生了解到泰雅文化的風情。

在野外求生課程方面,張義賢以登山、攀岩、跳水、衡度溪流、佈設陷阱、生火、及辨別可食的植物等教課方式,來教導學生戶外簡單基本的求生技能,並且更進一步希望學生們能多了解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學習與山林的接觸,利用有限的資源為自己創造無限的生機。

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計,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只有教育好下一代,國家才能進步,未來才有希望。因此張義賢先生選擇從事教職為終身職志,盡其己力傳承泰雅文化,使之不致於因成為弱勢而逐漸失傳,人因夢想而偉大,在張義賢先生的身上見證了這句話,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是文化傳承這些事總需要有心人來做,一個人是一份力,透過教育原住民下一代,他期望所有泰雅族的孩子都能瞭解自身的文化背景,並引以為傲,發揚原住民文化,使原住民的明天更好。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