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祥蝶/生命力報導】語言被視為外籍配偶在台灣生活的最大隔閡,也造成親子教育的阻礙,導致外配子女在學習上落後的主因。南洋台灣姊妹會理事長吳紹文用外籍配偶說的生動比喻:「台灣『芋頭番薯』的移民社會,現在要再加上『榴槤和火龍果』啦!」說明雖然她們中文字彙量不多,但卻會盡其所能來完全表達自己意見,語言溝通能力怎麼會是親子教育的阻礙。

日前媒體根據台北市教育局二OO五年十月「大陸及外籍子女學校適應狀況」調查,斷言新台灣之子是素質較差、適應不良,更是學習遲緩的弱勢。吳紹文提到現今台灣教育越來越重視親子共學,但因語文上的落差導致外籍配偶無法配合,使得母親的外籍身份變成這群新台灣之子備受矚目的焦點。

南洋台灣姊妹會為了讓外籍配偶在面對台灣的教育體系時,能從容地解決孩子學習上的問題,開設親子教育課程。內容包括日常生活處理,如何與老師主動用聯絡簿、電話建立溝通管道。泰國姊妹邱雅青說,這個課程不是叫姊妹們「一定」要怎麼做,是用互相討論、經驗交換的方式適應台灣教育文化。

吳紹文覺得這些外籍媽媽並不是不會教小孩,而是因為母國的教育文化的不同,台灣在理解不多之前便全盤否決。因此南洋台灣姊妹會培訓外籍配偶成為種子教師,在各國小推行多元文化教育,藉由童謠、童玩的介紹,將東南亞文化逐步帶入台灣基層教育當中,拓展目前鄉土教學的範圍。

南洋台灣姊妹會也推動托育公共化政策,希望政府提供多一點的平價幼稚教育系統。姊妹會聯絡人吳蕙如解釋,有很多中低收入的新移民家庭無法負擔私立幼稚園費用,在公立幼稚園數量減少的情況下,很多家庭只好選擇讓小孩留在家裡直到小學。吳紹文說,但很多的小學老師會假設學童已受過幼稚教育而超前進度,外配子女無法跟上學習腳步,「這是大家口中外配子女學習遲緩的真正原因。」

世新大學副教授夏曉鵑與國北師兒童心理輔導系主任吳毓瑩,調查北縣一百三十八名外配子女的成績進行排序,發現共有四二.七五%的外籍子女成績落在前三分之一,亦有三四.五%落在最後的段落。吳紹文說:「這表示不是外配子女就應該是成績不好的,」指出目前外配子女的學業表現兩極化現象。

吳紹文說政府提出教育優先區構想,提供外籍配偶、原住民子女免費課後輔導。「為什麼媽媽來自哪裡變成考量的重點?」邱雅青覺得課後輔導應該針對成績不好的小孩。吳紹文也認為這個課後輔導無異是加深了外配子女的身份差異,教育資源也未用在真正有需要的孩童身上,「不如把這些錢多設一些公立幼稚園吧!」

政府每年撥款三億補助給外籍配偶及其子女,媒體也不斷報導外配子女教育議題,顯示官方或社會大眾都漸漸重視新移民族群,但政府與媒體卻都關注在錯誤的焦點上。吳紹文不認為外籍配偶能完全影響孩童學習成長,家庭支持系統及環境影響力遠高於外籍配偶本身,請給外配子女平等的教育之路。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