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楊貞莉報導】美化環境基金會執行長姜樂義,在三年前首創了「環保列車」的點子,而走遍全省各地,遠至金門的列車,每開到哪裡,就與當地各級機關、環保團體,或者是學生社團合作辦活動,甚至有時還得自己搭帳棚,準備看版、宣導品、遊戲獎品等等,從人力到物力,全由姜樂義一手統籌。

過去三年來,「環保生活教育宣導巡迴列車」,從北部起頭,下鄉深入全省各縣市,用園遊會展覽的方式,做筷子槍、寶特瓶火箭,示範鎔鋁過程,或是用統一發票的廢紙打成紙漿等等。透過環保宣導和科學工藝的結合,讓小朋友在親自動手做的過程中,暸解到這些東西是資源,不是垃圾。

美化環境基金會執行長姜樂義,在三年前首創了「環保列車」的點子,而走遍全省各地,遠至金門的列車,每開到哪裡,就與當地各級機關、環保團體,或者是學生社團合作辦活動,甚至有時還得自己搭帳棚,準備看版、宣導品、遊戲獎品等等,從人力到物力,全由姜樂義一手統籌。

這是工作兼休閒,有時候還全家總動員投入,姜樂義說,他的兒子幫忙顧過攤位,女兒甚至在四歲的時候,還幫忙收過票。而基金會收入的來源,就靠地方政府對資源回收教育宣導的補助,以及他替全省環保局、民間團體、公關公司等等撰寫企劃案,一點一滴累積下來。

「在我有能力寫企劃的狀況下,我要自己賺。」姜樂義說,他不希望讓人覺得他要靠捐款,寧可讓給其他需要團體。而歷任國科會、經濟部、科學月刊,長達十多年從事科技行政、科技教育的資歷,曾經讓姜樂義寫申請補助企劃案的功力,達到二投或三投中一的命中率。

環保對於他,不只是一天、兩天的事,「我只是把過去好的,惜福的觀念,落實在我自己的生活,然後去推己及人。」姜樂義說,從小家裡東西壞了,修一修就可以再用,他媽媽也會蒐集舊衣服的釦子;外婆把衣服領子穿破了,會翻過來再穿。至於他,從初中就有逛舊書店的習慣,直到現在,還是不太買新書。

儘管工作非常忙碌,但姜樂義認為,他的工作,是和休閒、娛樂「三合一」,無論是到山上收垃圾,或是到各地做環保宣導、演講、開會,對他來說都是休閒。像上次去金門,活動結束完,他們全部的人租了車,全金門跑一遍,「這就是休閒」,他說,而且是人家付錢的休閒。

不用激烈抗爭,在環境社會運動的路上,他用的是「書生型」的改革方式,姜樂義說。他每天上網到環保署的環保論壇,瀏覽、投書,利用到各地開會時表達意見、批判政策,或是指正行政工作上的缺陷。而「這就是我的改革,我做一套給人家看,用身教。」

現在的姜樂義,每天上國內外網站、大學BBS達三、四個小時,閱讀新聞、蒐集環保科技資料;看政府公共工程上網招標的情況等等,「提升自己」﹔晚上則投入撰寫手頭上十幾個企劃案的工作。他說,自己滿喜歡慈濟的一句話:「該做的,去做就對了」。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