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柔蒨/生命力報導】三立臺灣台的「草地狀元」和「用心看臺灣」在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的兒童及青少年優質電視節目的評鑑中,多次獲得肯定;「草地狀元」於二00一年亦獲得金鐘獎最佳文教資訊節目獎。除了製作這兩個節目外,也是「冒險王」的製作人王淑娟說:「兩節目的一貫精神都是發揚在地文化。」

「草地狀元」挖掘即將沒落或是鮮為人知的行業,發揚各行各業的精神,傳達只要是專精、熱愛,行行都是狀元的宗旨。「用心看臺灣」把臺灣分割成三百一十九個鄉鎮,全國走透透深入介紹各鄉鎮的文化背景和特色。

幾年前本土意識漸漸提高,三立電視將綜合台改成臺灣台,製播貼近臺灣人的節目。王淑娟發現,當時電視節目一窩蜂的介紹具有社會地位的名人,以收入多寡作為功成名就的定義,他們開始逆向思考、重新定位「成功」,於是「草地狀元」告訴觀眾,不管什麼職業,只要認真生活、努力打拼,就會被肯定,就是「成功」。

王淑娟舉例,製造「簑衣」這類將要沒落或是根本沒人知道的行業,做簑衣的阿伯都說快要收起來不做了,但在節目報導後變得有價值,認為自己好像變成國寶級了。「我覺得這就是公益節目發揮效益的地方」她說。

「用心看臺灣」替三百一十九個鄉鎮做介紹,希望用鏡頭捕捉臺灣的全貌。王淑娟指出,當初製作這個節目時並沒有考慮收視率,因為她發現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短期看不到變遷,但是長期下來,改變很大。「尤其是921之後 ,影像紀錄人驚覺要加快腳步。」

兩個節目在一開始製作上的大難題都是受訪者不敢,也不願意接受採訪,「他們會說自己的工作沒什麼啦!快要收起來不做了。也沒什麼好講的啦!」王淑娟認為,早期很多人對自己的行業不看重,難以啟齒自己是種田或是作黑手。「我們想告訴受訪者職業不分高低,我們是比較不同處,而不是社會地位的高低,當他們發現自己被尊重,進而也會看重自己的行業。」一直到現在,民眾變得會爭相推薦自己的東西,希望被報導,反而製作單位需要篩選。「我們都有很深的體驗人們在這點的轉變,這是很正面的的改變,很感動,我希望以後小孩子在填寫資料卡的時候,可以不用考慮說爸爸是買肉羹麵或是水泥工。」

除了對人的影響以外,王淑娟認為這兩節目對地方產業具有貢獻。王淑娟舉例,早期傳統的麥芽糖是手工製作,非常的費工,很多人認為用機器取代就好了。但是當節目介紹傳統手工麥芽糖有那麼多的好處之後,觀眾朋友開始指定購買傳統手工製的麥芽糖。

更顯著的是觀光的提昇。王淑娟舉例,屏東的車城的綠豆蒜是一種冰品,當時禮拜五報導完,隔天經過那裡想跟老闆打個招呼,沒想到老闆完全沒有打招呼的時間,「因為客人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很驚訝。」節目帶動了觀光,這個影響是很大的。「當有這樣的需求就會有市場,這些傳統產業就會有生存下去的機會。」

清大經濟系三年級的劉又偵常看草地狀元,「我認為這個節目都很有質感、親切感,希望可以一直做下去!」她說,草地狀元將臺灣各地的人文工業很多不為人知的內容秘辛介紹給觀眾,沒有特別強調能賺多少錢,比較著重在製作過程。

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吳儒佳表示媒觀的評審每期都不同,評鑑的內容取決在製作單位寄過來的那一集,原則上這兩個節目的收視群很廣,不侷限在兒童或青少年。退休國中教師林琇玲表示,「草地狀元」之所以吸引她收看,是因為她會以節目中所介紹的人物,他們努力、奮鬥的精神作為自己生活的借鏡,也會建議自己的孩子去看。

「用心看台灣」有些工作人員發願要把三百一十九個鄉鎮都作完,大概需要六年的時間吧!為什麼這麼堅持呢?「因為我們都看到自己的存在對這個社會有什麼價值,製作行腳類節目而讓人和行業改變,這種成就感是很大的。」王淑娟說。「有些行業其實介紹過了,但是我認為只要是人不同,經營理念就會不同,就有值得推廣的地方,不同的技巧、態度,都有其存在價值,我相信可以一直做下去。」

王淑娟指出,團隊一直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就是製作「臺灣大百科」。「我個人希望以網站的方式呈現,成為最齊全的臺灣資料庫,串聯所有資源,集結台灣史、人物、景點、美食。成為不論是外國或本地人,了解臺灣的一個平台。」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報導

相關報導

讀者迴響

發表迴響


生命力新聞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學實驗媒體

聯絡信箱:vita1997@gmail.com

關於我們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力新聞:解決社會問題的創新行動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